“一餉清風相伴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餉清風相伴行”全詩
庭中欲問參天柏,一餉清風相伴行。
分類:
作者簡介(曹勛)

曹勛(1098—1174)字公顯,一字世績,號松隱,潁昌陽翟(今河南禹縣)人。宣和五年(1123),以蔭補承信郎,特命赴進士廷試,賜甲科。靖康元年(1126),與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絹書,自燕山逃歸。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書,請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營救徽宗。當權者不聽,被黜。紹興十一年(1141),宋金和議成,充報謝副使出使金國,勸金人歸還徽宗靈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兩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隱文集》、《北狩見聞錄》等。他的詩比較平庸,但有幾首使金詩頗值得注意。
《游玉隆宮四》曹勛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游玉隆宮四》是宋代文人曹勛所作的一首詩詞。該詩描繪了游玉隆宮的景致,表達了作者對歷史滄桑和自然之美的感慨和贊嘆。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宮宇璇題日月明,
幾經戎燼獨崢嶸。
庭中欲問參天柏,
一餉清風相伴行。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游玉隆宮為背景,描繪了宮殿的壯麗景色,并表達了作者對歷史變遷和自然景觀的思考。
首句“宮宇璇題日月明”,表現了宮殿的宏偉壯麗,仿佛宮殿上鑲嵌著璀璨的日月。通過運用“璇題”一詞,使詩中的宮殿更顯華貴莊重。
接著,詩人提到“幾經戎燼獨崢嶸”,暗示了宮殿經歷了多次戰亂的洗禮,卻依然矗立在那里,展現出它的輝煌和堅韌。詩人借宮殿的歷史見證來反映人生的起伏和坎坷,顯示了他對歷史的思考和感慨。
第三句“庭中欲問參天柏”,表達了詩人對參天巨柏的敬仰之情。參天巨柏象征了堅韌不拔和威嚴,詩人希望能向它請教,以獲得智慧和力量。
最后一句“一餉清風相伴行”,表達了詩人在游玉隆宮時,清風伴隨其間的寧靜和愉悅。清風象征著純潔和自由,使得詩人在這個歷史古跡中感受到寧靜與舒適,也表達了對宮殿環境的喜愛和贊美。
整首詩通過對宮殿景觀的描寫,融入了對歷史和自然的思考,展現了作者對歷史滄桑的感慨,以及對自然美的贊嘆。這種對歷史和自然的融合,使得詩詞既有壯麗的場景描繪,又具有深刻的情感表達,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一餉清風相伴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óu yù lóng gōng sì
游玉隆宮四
gōng yǔ xuán tí rì yuè míng, jǐ jīng róng jìn dú zhēng róng.
宮宇璇題日月明,幾經戎燼獨崢嶸。
tíng zhōng yù wèn cān tiān bǎi, yī xiǎng qīng fēng xiāng bàn xíng.
庭中欲問參天柏,一餉清風相伴行。
“一餉清風相伴行”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平韻) 下平八庚 (仄韻) 上聲二十四迥 (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