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有天威靖太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自有天威靖太平”全詩
須知不待黃河報,自有天威靖太平。
分類:
作者簡介(曹勛)

曹勛(1098—1174)字公顯,一字世績,號松隱,潁昌陽翟(今河南禹縣)人。宣和五年(1123),以蔭補承信郎,特命赴進士廷試,賜甲科。靖康元年(1126),與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絹書,自燕山逃歸。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書,請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營救徽宗。當權者不聽,被黜。紹興十一年(1141),宋金和議成,充報謝副使出使金國,勸金人歸還徽宗靈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兩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隱文集》、《北狩見聞錄》等。他的詩比較平庸,但有幾首使金詩頗值得注意。
《宮詞三十三首》曹勛 翻譯、賞析和詩意
《宮詞三十三首》是宋代曹勛創作的一組詩詞作品。這組詩詞以描述帝王治理國家、維護社會穩定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于國家繁榮昌盛的美好祝愿和對于統治者的贊美。
詩意:
這組詩詞以贊美宋神宗趙頊的圣德隆昌和紀紹興年號為起點,強調了國家的繁榮和社會的安定。作者表達了對于統治者的稱頌和對于國家安寧昌盛的期待,認為這并非是依賴于外部因素(如黃河的報應),而是源自于天威的顯化,使太平盛世成為可能。
賞析:
這組詩詞通過簡潔的語言和深邃的意境,表達了對于宋神宗時代的稱頌和美好祝愿。首句"圣德隆昌紀紹興"直接點明了詩詞的主題,引出了后文的贊美和祝愿。"稍馴逆虜會清明"一句中,"稍馴逆虜"意指稍加馴服的敵寇,"會清明"則表達了統治者能夠使國家得到清明的治理,社會秩序得以恢復和諧。接下來的"須知不待黃河報,自有天威靖太平"表達了統治者的能力和智慧,不僅能夠避免災禍的發生,更能夠憑借天威的力量來維護太平盛世。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于當時統治者的崇敬和對于國家繁榮的美好祝愿。通過表達統治者的能力和智慧,以及天威的顯化,詩詞傳遞出一種安定、祥和的氛圍,展示了宋神宗時代社會的繁榮和太平盛世的景象,同時也抒發了作者對于這一時代的稱頌之情。
“自有天威靖太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ōng cí sān shí sān shǒu
宮詞三十三首
shèng dé lóng chāng jì shào xīng, shāo xún nì lǔ huì qīng míng.
圣德隆昌紀紹興,稍馴逆虜會清明。
xū zhī bù dài huáng hé bào, zì yǒu tiān wēi jìng tài píng.
須知不待黃河報,自有天威靖太平。
“自有天威靖太平”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