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霄欄檻冠東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玉霄欄檻冠東州”全詩
壁月山光入遺愛,此方今已號曾棲。
分類:
作者簡介(曹勛)

曹勛(1098—1174)字公顯,一字世績,號松隱,潁昌陽翟(今河南禹縣)人。宣和五年(1123),以蔭補承信郎,特命赴進士廷試,賜甲科。靖康元年(1126),與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絹書,自燕山逃歸。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書,請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營救徽宗。當權者不聽,被黜。紹興十一年(1141),宋金和議成,充報謝副使出使金國,勸金人歸還徽宗靈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兩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隱文集》、《北狩見聞錄》等。他的詩比較平庸,但有幾首使金詩頗值得注意。
《送曾谹父還朝十首》曹勛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曾谹父還朝十首》是宋代曹勛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玉霄欄檻冠東州,
幻出風煙最上頭。
壁月山光入遺愛,
此方今已號曾棲。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曾谹父親離開家鄉回到朝廷的送別之情。詩中描繪了高聳的城墻上,曾谹父親身穿華麗的官服,站在欄桿邊俯瞰東州的景色。詩人感嘆著東州美麗的景色,仿佛在風云中最為瑰麗。月光照耀下,山光映照在城墻上,讓人回憶起曾經與父親共同欣賞的美景。如今,曾谹已經被封為官職,他的名字已經在這個地方廣為人知。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父親的送別之情。詩人通過描繪城墻上的景色,展示了曾谹父親的崇高身份和歸屬感。玉霄欄檻象征朝廷的高墻,曾谹父親站在那里,彷佛與天空相連,體現了他的榮耀與威嚴。詩人運用"幻出風煙"的形象語言,將東州的美景描繪得如此夢幻迷離,給人以美好的遐想。詩的后半部分,通過"壁月山光入遺愛"的描寫,回憶起與父親共同欣賞月亮和山光的美好時光。最后一句"此方今已號曾棲"表明曾谹父親已經在這個地方留下了自己的名字,成為這片土地上的一部分。
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清晰的意象和深情的思緒,表達了詩人對父親的深深眷戀和祝福之情。通過對景色的描繪,詩人展示了父親的榮耀和歸屬感,同時又喚起了詩人對過往美好時光的回憶。這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既表達了對親情的思念,又表達了對父親未來的祝福和期待。
“玉霄欄檻冠東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céng hóng fù hái cháo shí shǒu
送曾谹父還朝十首
yù xiāo lán kǎn guān dōng zhōu, huàn chū fēng yān zuì shàng tou.
玉霄欄檻冠東州,幻出風煙最上頭。
bì yuè shān guāng rù yí ài, cǐ fāng jīn yǐ hào céng qī.
壁月山光入遺愛,此方今已號曾棲。
“玉霄欄檻冠東州”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