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擬尋云步月來”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便擬尋云步月來”全詩
只恐紫泥催去路,都俞還復詠康哉。
分類:
作者簡介(曹勛)

曹勛(1098—1174)字公顯,一字世績,號松隱,潁昌陽翟(今河南禹縣)人。宣和五年(1123),以蔭補承信郎,特命赴進士廷試,賜甲科。靖康元年(1126),與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絹書,自燕山逃歸。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書,請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營救徽宗。當權者不聽,被黜。紹興十一年(1141),宋金和議成,充報謝副使出使金國,勸金人歸還徽宗靈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兩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隱文集》、《北狩見聞錄》等。他的詩比較平庸,但有幾首使金詩頗值得注意。
《和錢處和大資四首》曹勛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錢處和大資四首》是宋代詩人曹勛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友人錢處和大資的思念之情,并借用山水景色來抒發自己的離愁別緒。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松窗暫向瑞巖開,
便擬尋云步月來。
只恐紫泥催去路,
都俞還復詠康哉。
詩詞中的"松窗"指的是屋中的窗戶,"瑞巖"則是美麗的山巖。詩人暫時將窗戶打開,希望可以看到美好的景色。"尋云步月"表達了詩人想要與友人共賞云彩和月光的愿望。
接下來的兩句詩詞"只恐紫泥催去路,都俞還復詠康哉"則表達了詩人對友人離去的擔憂和思念之情。"紫泥"指的是彩筆,意味著時間的流逝。詩人擔心友人的離去會讓時間過得更快,所以希望友人能夠早日回來,共同回味過去的歡樂時光。"都俞"是指友人的名字,"詠康哉"則是對友人的稱贊和祝福,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喜悅和期望。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山水景色和表達離別之情,展示了詩人內心的情感變化。表面上看,詩人描述了美麗的自然景觀,但其中蘊含了對友人離去的思念之情。詩詞通過簡潔而準確的語言表達了詩人的情感,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以山水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表達離愁別緒,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希望友人早日歸來的期待。它展現了宋代詩人的獨特情感表達和精湛的藝術技巧,具有一定的詩意和賞析價值。
“便擬尋云步月來”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qián chǔ hé dà zī sì shǒu
和錢處和大資四首
sōng chuāng zàn xiàng ruì yán kāi, biàn nǐ xún yún bù yuè lái.
松窗暫向瑞巖開,便擬尋云步月來。
zhǐ kǒng zǐ ní cuī qù lù, dōu yú hái fù yǒng kāng zāi.
只恐紫泥催去路,都俞還復詠康哉。
“便擬尋云步月來”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