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將試用倚無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方將試用倚無何”全詩
肯來訪我松筠里,踏遍崇岡與斷坡。
分類:
作者簡介(曹勛)

曹勛(1098—1174)字公顯,一字世績,號松隱,潁昌陽翟(今河南禹縣)人。宣和五年(1123),以蔭補承信郎,特命赴進士廷試,賜甲科。靖康元年(1126),與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絹書,自燕山逃歸。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書,請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營救徽宗。當權者不聽,被黜。紹興十一年(1141),宋金和議成,充報謝副使出使金國,勸金人歸還徽宗靈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兩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隱文集》、《北狩見聞錄》等。他的詩比較平庸,但有幾首使金詩頗值得注意。
《送徐正時之官贛州四首》曹勛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送徐正時之官贛州四首》
譯文:
君將以崇高的標準像太阿山一樣,去嘗試并展示無比的才華。
你愿意來拜訪我在松筠之間的居所,穿越高聳崇岡和險峻斷坡。
詩意:
這首詩是宋代曹勛所作,題目為《送徐正時之官贛州四首》。詩中通過送別徐正時,表達了對他的贊賞和祝福。徐正時被比作太阿山,象征著他的崇高品質和卓越才能。詩人邀請徐正時來訪自己的居所,展示了對他的真誠友誼和期待,也表達了對他未來事業的祝福。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徐正時的敬佩和送別之情。首先,詩人將徐正時比作太阿山,太阿山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巨人,象征著崇高的品質和偉大的力量。這樣的比喻突出了徐正時在人才中的出眾地位,展示了他的才華和能力。其次,詩人邀請徐正時來訪自己的松筠之間,松筠是高潔、崇高的象征,顯示了詩人對徐正時的真誠友情和贊賞之情。最后,詩人描述了崇岡和斷坡,這些地形的描繪增添了詩歌的意境和氛圍,同時也暗示了徐正時在擔任官職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困難和挑戰。
整首詩以簡短的篇幅傳達了深厚的情感,通過比喻和意象的運用,將徐正時塑造成一個崇高而值得仰慕的形象。同時,詩人的邀請和祝福也表達了對徐正時未來事業的期待和希望。這首詩以樸實的語言和深遠的情感打動讀者,展示了宋代文人的豪情壯志和對人才的敬重。
“方將試用倚無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xú zhèng shí zhī guān gàn zhōu sì shǒu
送徐正時之官贛州四首
jūn yǐ gāo biāo bǐ tài ē, fāng jiāng shì yòng yǐ wú hé.
君以高標比太阿,方將試用倚無何。
kěn lái fǎng wǒ sōng yún lǐ, tà biàn chóng gāng yǔ duàn pō.
肯來訪我松筠里,踏遍崇岡與斷坡。
“方將試用倚無何”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