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難遍踏山中勝”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老難遍踏山中勝”全詩
老難遍踏山中勝,且看輕云薄霧間。
分類:
作者簡介(曹勛)

曹勛(1098—1174)字公顯,一字世績,號松隱,潁昌陽翟(今河南禹縣)人。宣和五年(1123),以蔭補承信郎,特命赴進士廷試,賜甲科。靖康元年(1126),與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絹書,自燕山逃歸。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書,請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營救徽宗。當權者不聽,被黜。紹興十一年(1141),宋金和議成,充報謝副使出使金國,勸金人歸還徽宗靈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兩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隱文集》、《北狩見聞錄》等。他的詩比較平庸,但有幾首使金詩頗值得注意。
《游廬山將歸有作二首》曹勛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游廬山將歸有作二首》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曹勛所作的兩首詩中的一首。詩中描繪了游覽廬山的景色和感受。廬山以其壯麗的山川和秀美的自然風光而聞名,吸引了許多文人墨客前來游覽和寫詩。曹勛通過自己的游山經歷,寫下了這兩首描繪廬山美景的詩作。
詩中首先提到了繞砌的流泉聲和響亮的佩環聲,這使人感覺到廬山的山林中充滿了活潑的氣息。接著,詩人描繪了廬山上隱藏著宮殿般的高聳山峰,仿佛仙山一般。這種隱匿的美景增添了廬山的神秘感和仙境般的氛圍。
然而,詩人也提到了一個難題,即老年人難以到達山中勝景的困境。廬山地勢險峻,山路崎嶇,對年邁的人來說,攀登山峰是一項艱巨的任務。這種描述表達了詩人對老年時光的思考和感嘆,也體現了時間的無情流逝。
最后,詩人呼應輕云和薄霧的描繪。輕云和薄霧的存在使得廬山的景色更加優美迷人,也為游覽者提供了一種恍如隔世的感覺。這種描繪讓人聯想到仙境的美景,營造出一種神秘而寧靜的氛圍。
這首詩通過描繪廬山的景色和表達對時間流逝的思考,展示了曹勛對自然和人生的感悟。他以山水之景來反映人生的變遷和老去,同時也展示了他對自然美的贊美和仰望。這種詩意的表達使得這首詩具有了深刻的內涵和感人的意境。
“老難遍踏山中勝”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óu lú shān jiāng guī yǒu zuò èr shǒu
游廬山將歸有作二首
rào qì liú quán xiǎng pèi huán, qiào chī gōng diàn yǐn xiān shān.
繞砌流泉響佩環,翹鴟宮殿隱仙山。
lǎo nán biàn tà shān zhōng shèng, qiě kàn qīng yún bó wù jiān.
老難遍踏山中勝,且看輕云薄霧間。
“老難遍踏山中勝”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平韻) 下平十蒸 (仄韻) 去聲二十五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