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深明月上闌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更深明月上闌干”全詩
徘徊踏碎銀蟾影,誰念從來不耐寒。
分類:
作者簡介(曹勛)

曹勛(1098—1174)字公顯,一字世績,號松隱,潁昌陽翟(今河南禹縣)人。宣和五年(1123),以蔭補承信郎,特命赴進士廷試,賜甲科。靖康元年(1126),與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絹書,自燕山逃歸。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書,請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營救徽宗。當權者不聽,被黜。紹興十一年(1141),宋金和議成,充報謝副使出使金國,勸金人歸還徽宗靈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兩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隱文集》、《北狩見聞錄》等。他的詩比較平庸,但有幾首使金詩頗值得注意。
《楚妃嘆五首》曹勛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楚妃嘆五首》
寶靨香銷翠幄寬,
更深明月上闌干。
徘徊踏碎銀蟾影,
誰念從來不耐寒。
中文譯文:
寶貴的玉簪香氣散盡,翠色的帷幕變得寬廣,
明亮的月光更深入地升起在門楣上。
徘徊的身影踩碎了銀色的月亮蟾宮,
誰曾體會過一直以來的無盡寒冷之苦。
詩意:
這首詩詞《楚妃嘆五首》描繪了一位楚妃內心的苦悶和無奈。她的寶貴玉簪散盡了香氣,她所依靠的翠色帷幕變得空闊而冷寂。明亮的月光升起在門楣上,映照著她徘徊的身影,卻無法溫暖她內心的寒冷。她孤獨地徘徊,每一步都踩碎了銀色的月亮蟾宮,象征著她的心靈已經遭受了無盡的痛苦。然而,她感嘆自己的冷遇,卻無人能夠理解她的苦心和不堪。
賞析:
這首詩詞以細膩的描寫和抒情的語言表達了楚妃內心的孤獨和寒冷。詩中使用了寶靨、翠幄、明月等意象,通過對色彩和光影的描繪,增強了詩詞的意境和情感。寶靨香銷和翠幄寬這兩句表達了楚妃的凄涼和孤獨,她所依靠的珍貴物品已經失去了光彩,周圍的環境變得冷漠而空曠。明月上闌干一句則暗示了夜深人靜,楚妃獨自徘徊的情景,月光的明亮與楚妃的內心寒冷形成鮮明的對比。徘徊踏碎銀蟾影這句描繪了楚妃踩碎銀色的月亮蟾宮,意味著她的內心已經破碎,無法再忍受寒冷的折磨。最后一句誰念從來不耐寒,表達了楚妃希望有人能夠理解她的心情和苦悶,感嘆自己的遭遇得不到關懷和安慰。
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抒情的語言,展現了楚妃內心的苦悶和無助,讓人感受到她的孤獨和冷遇。同時,也喚起了讀者對于人情冷暖、寒暄與溫暖的思考,引發共鳴。
“更深明月上闌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ǔ fēi tàn wǔ shǒu
楚妃嘆五首
bǎo yè xiāng xiāo cuì wò kuān, gēng shēn míng yuè shàng lán gān.
寶靨香銷翠幄寬,更深明月上闌干。
pái huái tà suì yín chán yǐng, shuí niàn cóng lái bù nài hán.
徘徊踏碎銀蟾影,誰念從來不耐寒。
“更深明月上闌干”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仄韻) 去聲十五翰 (仄韻) 去聲十五翰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