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各兼內外”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大各兼內外”全詩
八荒供望眼,萬事付冥鴻。
聊味青龍鈔,行趨白虎通。
大各兼內外,拈出便無同。
分類:
作者簡介(曹勛)

曹勛(1098—1174)字公顯,一字世績,號松隱,潁昌陽翟(今河南禹縣)人。宣和五年(1123),以蔭補承信郎,特命赴進士廷試,賜甲科。靖康元年(1126),與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絹書,自燕山逃歸。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書,請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營救徽宗。當權者不聽,被黜。紹興十一年(1141),宋金和議成,充報謝副使出使金國,勸金人歸還徽宗靈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兩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隱文集》、《北狩見聞錄》等。他的詩比較平庸,但有幾首使金詩頗值得注意。
《和張才甫野望軒》曹勛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張才甫野望軒》是宋代文人曹勛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聽說開辟新的軒閣,高明才智豈會陷入窮困之中。
眺望八荒天地,萬事交托于冥鴻。
只是尋味于青龍鈔,行走于白虎通。
大展宏圖,兼顧內外,隨心所欲,毫無束縛。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于追求理想和抱負的思考。詩人聽說有一個新的軒閣被開辟出來,他認為那里的人才和智慧必然不會陷入困境之中。他展望著天地遼闊的景象,把萬事的命運交托給冥冥之中的神明。詩人自比青龍和白虎,代表了他的抱負和行動力,他希望能夠在內外之間自由馳騁,沒有任何束縛。
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然景物和神話傳說的象征意義來表達詩人的個人情感和追求。詩人通過描繪開辟新軒閣的傳聞,表達了對于理想和抱負的向往。他將自己的志向比作青龍和白虎,寄托了個人的追求和熱情。整首詩抒發了詩人的豪情壯志和對自由無束的向往,展示了他追求卓越和超越常規的精神態度。
詩中使用的典故和象征意義豐富,通過與神話中的神獸相比,使詩詞充滿了神秘和浪漫的色彩。整體上,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于追求理想和抱負的執著追求,以及對自由和無拘束狀態的向往。
“大各兼內外”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zhāng cái fǔ yě wàng xuān
和張才甫野望軒
wén pì xīn xuān jiàn, gāo míng qǐ jū qióng.
聞辟新軒檻,高明豈鞠窮。
bā huāng gōng wàng yǎn, wàn shì fù míng hóng.
八荒供望眼,萬事付冥鴻。
liáo wèi qīng lóng chāo, xíng qū bái hǔ tōng.
聊味青龍鈔,行趨白虎通。
dà gè jiān nèi wài, niān chū biàn wú tóng.
大各兼內外,拈出便無同。
“大各兼內外”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九泰 (仄韻) 去聲九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