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茲秋云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忽茲秋云陰”全詩
恭禮清虛尊,相與道義深。
別時白日長。
忽茲秋云陰。
永懷一笑粲,水云勞我心。
分類:
作者簡介(曹勛)

曹勛(1098—1174)字公顯,一字世績,號松隱,潁昌陽翟(今河南禹縣)人。宣和五年(1123),以蔭補承信郎,特命赴進士廷試,賜甲科。靖康元年(1126),與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絹書,自燕山逃歸。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書,請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營救徽宗。當權者不聽,被黜。紹興十一年(1141),宋金和議成,充報謝副使出使金國,勸金人歸還徽宗靈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兩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隱文集》、《北狩見聞錄》等。他的詩比較平庸,但有幾首使金詩頗值得注意。
《送曹蘊清歸廬山》曹勛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曹蘊清歸廬山》是宋代詩人曹勛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我家族出生在西蜀,留下足跡在廬山的峰岑。
我們虔誠地敬禮于清凈虛無的存在,我們相互間的道義深厚。
在分別的時候,白天顯得特別長。突然間,秋云籠罩著天空。
我將永遠懷念那張明亮的笑臉,水和云為我勞心勞神。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詩人曹勛送別曹蘊清歸廬山的情景。曹勛表示自己的家族起源于西蜀,而曹蘊清則要返回廬山。詩人表達了對廬山的向往和敬畏之情,將清凈和虛無視為崇高的存在,強調了相互間的道義關系。曹勛對曹蘊清的離別感到遺憾,白天變得異常漫長,秋云陰沉,給別離增添了一絲憂傷。最后,詩人表示將永遠懷念曹蘊清的笑容,同時也感嘆水和云對自己帶來了許多辛勞和憂愁。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和優美的意象,表達了作者對廬山的深情和對友誼的珍視。詩中運用了對比和意象的手法,通過描繪白天的延長和秋云的陰沉,表達了別離的悲傷和遺憾之情。詩人將清虛和道義視為珍貴的品質,強調了人與人之間的情義紐帶。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情追憶,并通過水和云的形象,表現了作者內心的痛苦和困惑。
整首詩詞情感真摯,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的抒發,詩人表達了對友誼和離別的思考和感慨,同時也通過對廬山的描繪,展示了對自然山水的向往和敬畏之情。這首詩詞在表達個人情感的同時,也折射出了宋代文人的情懷和生活態度。
“忽茲秋云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cáo yùn qīng guī lú shān
送曹蘊清歸廬山
wú zōng chū xī shǔ, tuō jī lú fù cén.
吾宗出西蜀,托跡廬阜岑。
gōng lǐ qīng xū zūn, xiāng yǔ dào yì shēn.
恭禮清虛尊,相與道義深。
bié shí bái rì zhǎng.
別時白日長。
hū zī qiū yún yīn.
忽茲秋云陰。
yǒng huái yī xiào càn, shuǐ yún láo wǒ xīn.
永懷一笑粲,水云勞我心。
“忽茲秋云陰”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