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筇得住煙云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支筇得住煙云上”全詩
支筇得住煙云上,剩看飛流濺沫時。
分類:
作者簡介(曹勛)

曹勛(1098—1174)字公顯,一字世績,號松隱,潁昌陽翟(今河南禹縣)人。宣和五年(1123),以蔭補承信郎,特命赴進士廷試,賜甲科。靖康元年(1126),與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絹書,自燕山逃歸。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書,請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營救徽宗。當權者不聽,被黜。紹興十一年(1141),宋金和議成,充報謝副使出使金國,勸金人歸還徽宗靈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兩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隱文集》、《北狩見聞錄》等。他的詩比較平庸,但有幾首使金詩頗值得注意。
《游蓮峰》曹勛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游蓮峰》是宋代詩人曹勛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在峭壁的峽谷中,垂下青藤,蓮花從泥土中生長,
靈根灑下碧波,映照著朝陽的光輝。
攀援的竹篙能夠托起云霧,剩余的景象是水流飛濺的瞬間。
詩意:
這首詩以蓮峰為背景,描繪了一幅山水之間的美景。詩人通過描繪蓮花生長于峭壁之間的景象,表達了自然界的奇妙和生命力的頑強。蓮花從沉泥中涌現,仿佛是一種超越世俗的純潔和高貴。同時,詩人也通過描寫竹篙能夠托起云霧的景象,凸顯了大自然的壯麗和無窮的力量。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載體,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贊美和敬畏之情。
賞析:
《游蓮峰》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山水之間的景色,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摹,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贊美之情。詩中運用了象征手法,將蓮花比喻為純潔和高貴的象征,展示了蓮花傲然生長于峭壁之間的形象。同時,詩人運用了對比手法,將峭壁和蓮花與竹篙和云霧相對照,突顯了自然界的壯麗和力量。整首詩意境優美,形象生動,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間。
“支筇得住煙云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óu lián fēng
游蓮峰
jué hè chuí luó lián chū ní, líng gēn xiè bì shù chūn xī.
絕壑垂蘿蓮出泥,靈根瀉碧潄春曦。
zhī qióng dé zhù yān yún shàng, shèng kàn fēi liú jiàn mò shí.
支筇得住煙云上,剩看飛流濺沫時。
“支筇得住煙云上”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二養 (仄韻) 去聲二十三漾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