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似尊前落帽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爭似尊前落帽人”全詩
堪嗟東道空遺臭,爭似尊前落帽人。
分類:
作者簡介(吳芾)

吳芾(1104—1183),字明可,號湖山居士,浙江臺州府人(現今浙江省臺州市仙居縣田市吳橋村)人。紹興二年(1132)進士,官秘書正字,因揭露秦檜賣國專權被罷官。后任監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愛自強、勵精圖治。
《又登碧云亭感懷三十首》吳芾 翻譯、賞析和詩意
《又登碧云亭感懷三十首》是宋代文人吳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晚上來到危亭上,我懷念起我的朋友孟君。
在龍山上一次醉酒的經歷中,我看到了真實的天空。
可惜如今東道主已空空離去,與站在君王面前失官的人相比,真是不值一提。
詩意:
這首詩詞是吳芾在登上碧云亭時所感懷的作品。他在夜晚來到危亭,回憶起與朋友孟君的往事。詩中描述了他曾在龍山上一次醉酒的經歷,那時他感受到了真實的天空的美景。然而,現在東道主已經離去,空留遺憾,而與失官的人相比,他覺得東道主的離去并不值得關注。
賞析:
這首詩以自然景色和人情之間的對比來表達詩人的感慨之情。詩人在危亭上回憶起與孟君的友情,勾起了他過去在龍山上的醉酒經歷。這個經歷使他感受到了真實的天空,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如今的情景卻讓他感到遺憾,東道主已經離去,留下了空虛和臭名。詩人用"尊前落帽人"的形象來對比東道主,暗示東道主在權勢面前的屈辱和失意。整首詩寫景與寫人巧妙結合,通過對比表達了詩人對友情和人情的思考和感慨。
這首詩詞展示了吳芾細膩的情感和對友情的珍視,同時也反映了他對權勢和名利的冷峻態度。通過對自然景色和人事變遷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對真實情感和純粹友誼的追求,并對虛偽和權謀抱有深深的憂慮。整首詩行井井有條,語言簡練而富有意境,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爭似尊前落帽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òu dēng bì yún tíng gǎn huái sān shí shǒu
又登碧云亭感懷三十首
wǎn shàng wēi tíng yì mèng jūn, lóng shān yī zuì jiàn tiān zhēn.
晚上危亭憶孟君,龍山一醉見天真。
kān jiē dōng dào kōng yí chòu, zhēng shì zūn qián luò mào rén.
堪嗟東道空遺臭,爭似尊前落帽人。
“爭似尊前落帽人”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