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下清陰苦未濃”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花下清陰苦未濃”全詩
說與園丁勤灌溉,我歸要此養疏慵。
分類:
作者簡介(吳芾)

吳芾(1104—1183),字明可,號湖山居士,浙江臺州府人(現今浙江省臺州市仙居縣田市吳橋村)人。紹興二年(1132)進士,官秘書正字,因揭露秦檜賣國專權被罷官。后任監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愛自強、勵精圖治。
《六月二十一日早行十六首》吳芾 翻譯、賞析和詩意
六月二十一日早行十六首
竹間幽徑喜相通,
花下清陰苦未濃。
說與園丁勤灌溉,
我歸要此養疏慵。
譯文:
在竹林中,幽靜的小徑相互連接,
花朵下清涼的陰影還未濃郁。
與園丁交談,他勤奮地灌溉著花園,
而我回歸到這里,想要在這里養育我的懶散心情。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六月早晨的景象。詩人走在竹林間的小徑上,喜歡這些小徑相互連接,給人一種幽靜的感覺。在花朵下面,清涼的陰影還沒有完全形成,說明夏季的炎熱尚未到來。詩人與園丁交談,他看到園丁勤奮地灌溉著花園,這種景象使他心生向往,決定回歸這個地方,享受養育懶散心情的寧靜。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竹林、花朵和園丁的形象,展示了一個清新寧靜的景象。竹林的幽徑給人以寧靜和舒適的感覺,花朵下的清陰為夏季的炎熱提供了一絲涼爽。詩人與園丁的對話表現了園丁的勤勞和對花園的呵護,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于寧靜慵懶生活的向往。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筆調,傳遞了一種恬靜宜人的氛圍,給人以舒適和放松的感受。讀者可以從中體會到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和對寧靜生活的追求,引發自己對生活中寧靜和懶散的思考。
“花下清陰苦未濃”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iù yuè èr shí yī rì zǎo xíng shí liù shǒu
六月二十一日早行十六首
zhú jiān yōu jìng xǐ xiāng tōng, huā xià qīng yīn kǔ wèi nóng.
竹間幽徑喜相通,花下清陰苦未濃。
shuō yǔ yuán dīng qín guàn gài, wǒ guī yào cǐ yǎng shū yōng.
說與園丁勤灌溉,我歸要此養疏慵。
“花下清陰苦未濃”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二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