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蕭條宮殿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四海蕭條宮殿去”全詩
四海蕭條宮殿去,無人解道取幽燕。
分類:
作者簡介(吳芾)

吳芾(1104—1183),字明可,號湖山居士,浙江臺州府人(現今浙江省臺州市仙居縣田市吳橋村)人。紹興二年(1132)進士,官秘書正字,因揭露秦檜賣國專權被罷官。后任監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愛自強、勵精圖治。
《有感十首》吳芾 翻譯、賞析和詩意
《有感十首》是宋代吳芾的一首詩詞,通過描繪河山關塞的壯麗景色以及文武衣冠的光輝歲月,表達了對國家衰敗和宮殿荒涼的感慨,同時呼吁人們尋找解救之道并拯救幽燕的情懷。
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河山關塞一萬里,
文武衣冠二百年。
四海蕭條宮殿去,
無人解道取幽燕。
這首詩詞以河山關塞為起點,形容了國家廣袤遼闊的疆域,表現出壯麗的景色和邊塞的守衛之嚴密。接著,詩人描繪了文武衣冠的輝煌歲月,展示了國家的繁榮和興盛。然而,接下來的兩句抒發了作者對國家的衰敗和宮殿荒涼的感嘆。四方的國土荒蕪,宮殿被廢棄,彰顯了國家的衰落和頹喪的景象。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呼喚和期盼,希望有人能夠找到解救之道,拯救幽燕。
整首詩詞通過對國家興衰的描繪,表達了對國家命運的擔憂和對國家復興的期望。通過描繪河山關塞和文武衣冠的輝煌,與四海蕭條和宮殿荒涼形成鮮明對比,詩人展示了國家的衰敗與榮光的反差,引發人們對國家現狀的思考。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國家命運的關切,希望有人能夠解救幽燕,拯救國家于危難之中。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景物描寫和意象的對比,展示了對國家興衰的思考和對國家命運的擔憂。具有悲壯的詩意和深遠的含義,使人們在欣賞之余也不禁思考國家的命運和個人的責任。
“四海蕭條宮殿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ǒu gǎn shí shǒu
有感十首
hé shān guān sài yī wàn lǐ, wén wǔ yì guān èr bǎi nián.
河山關塞一萬里,文武衣冠二百年。
sì hǎi xiāo tiáo gōng diàn qù, wú rén jiě dào qǔ yōu yàn.
四海蕭條宮殿去,無人解道取幽燕。
“四海蕭條宮殿去”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