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峰雙澗舊標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五峰雙澗舊標名”全詩
卻羨個中人自在,飽看山色聽泉聲。
分類:
作者簡介(吳芾)

吳芾(1104—1183),字明可,號湖山居士,浙江臺州府人(現今浙江省臺州市仙居縣田市吳橋村)人。紹興二年(1132)進士,官秘書正字,因揭露秦檜賣國專權被罷官。后任監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愛自強、勵精圖治。
《寄題隱靜三首》吳芾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題隱靜三首》是宋代吳芾創作的一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對舊標名的懷念和對自由自在生活的羨慕之情。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寄題隱靜三首
五峰雙澗舊標名,
我恨當年去不成。
卻羨個中人自在,
飽看山色聽泉聲。
譯文:
寫給隱靜的三首詩
五峰和雙澗是以前的標志之地,
我懊悔當年沒有去成。
卻羨慕那些自在的人們,
他們盡情欣賞山色,傾聽泉聲。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過去錯過的機會的遺憾之情以及對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五峰和雙澗是具有特殊意義的地方,但作者卻未能親自前往,對此深感遺憾。然而,他卻羨慕那些能夠在那里自由自在欣賞山景、聆聽泉水聲的人們。詩中透露出對自然美景和寧靜生活的向往,對自由和心靈寧靜的渴望。
賞析:
《寄題隱靜三首》通過描繪五峰和雙澗的景色和自由自在的人們,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思考。詩中的五峰和雙澗象征著自然的美與寧靜,成為了作者向往的目標。作者懊悔自己錯過了前往那里的機會,這種遺憾強烈地表達了他對自由和美好生活的渴望。
詩中的"個中人"指的是那些能夠自在欣賞山色、聆聽泉聲的人們。這些人不受束縛,能夠享受大自然的美景,從中獲得心靈的滿足。作者羨慕他們的自由和寧靜,希望能夠像他們一樣自由自在地享受自然的恩賜。
整首詩以簡潔而質樸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情感,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和對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喚起了讀者對大自然和內心寧靜的共鳴。它呈現了一種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內心自由的渴望,讓人感受到自然與心靈的交融。
“五峰雙澗舊標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tí yǐn jìng sān shǒu
寄題隱靜三首
wǔ fēng shuāng jiàn jiù biāo míng, wǒ hèn dāng nián qù bù chéng.
五峰雙澗舊標名,我恨當年去不成。
què xiàn gè zhōng rén zì zài, bǎo kàn shān sè tīng quán shēng.
卻羨個中人自在,飽看山色聽泉聲。
“五峰雙澗舊標名”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