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應人盡覓封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應人盡覓封侯”全詩
歸來已快平生志,況有高人來聚頭。
分類:
作者簡介(吳芾)

吳芾(1104—1183),字明可,號湖山居士,浙江臺州府人(現今浙江省臺州市仙居縣田市吳橋村)人。紹興二年(1132)進士,官秘書正字,因揭露秦檜賣國專權被罷官。后任監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愛自強、勵精圖治。
《和遠老四首》吳芾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遠老四首》是宋代吳芾的一首詩詞,詩中表達了對于功名利祿的淡泊態度,強調了返璞歸真、與高人交游的重要性。
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如下:
譯文:
事情好就休息,不要刻意追求功名。回到故鄉已經滿足了一生的心愿,何況還有高人相聚。
詩意:
這首詩詞主要表達了一種超脫名利的態度,作者吳芾認為事情做得好就可以休息,不需要刻意追求功名地去封侯。他回到故鄉已經實現了自己一生的志愿,更重要的是還有高人前來與他相聚,這種與高人交游的機會更加能夠讓他滿足。
賞析:
《和遠老四首》是吳芾的一首自嘲詩,表達了他對功名利祿的淡泊態度。詩中的"事好休時便好休"表明作者不追求功名的心態,強調了適時休息的重要性。"不應人盡覓封侯"則暗示作者不應該被他人的期望和追求所左右,而是應該按照自己的志向去生活。
在詩的后半部分,作者談到自己回到故鄉已經滿足了一生的志愿,這可以理解為對于歸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而"況有高人來聚頭"則體現了與高人交游的重要性,作者認為與高人交往可以獲得更多的啟示和滿足感。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功名利祿的淡泊態度,強調了返璞歸真、與高人交游的重要性,體現了宋代士人的一種追求真善美的精神追求。
“不應人盡覓封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yuǎn lǎo sì shǒu
和遠老四首
shì hǎo xiū shí biàn hǎo xiū, bù yīng rén jǐn mì fēng hóu.
事好休時便好休,不應人盡覓封侯。
guī lái yǐ kuài píng shēng zhì, kuàng yǒu gāo rén lái jù tóu.
歸來已快平生志,況有高人來聚頭。
“不應人盡覓封侯”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