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虛山下久忘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步虛山下久忘歸”全詩
幽棲宜有中林士,何事斯人近世稀。
分類:
作者簡介(吳芾)

吳芾(1104—1183),字明可,號湖山居士,浙江臺州府人(現今浙江省臺州市仙居縣田市吳橋村)人。紹興二年(1132)進士,官秘書正字,因揭露秦檜賣國專權被罷官。后任監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愛自強、勵精圖治。
《游仙都觀五首》吳芾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游仙都觀五首》是宋代吳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策杖行行入翠微,步虛山下久忘歸。
中文譯文:手扶著拐杖,一路走進郁郁蔥蔥的微翠之地,行走在虛山下已經久久忘記了回家。
詩意:詩人吳芾在這首詩中描繪了自己在游覽仙都時的心境。他手扶拐杖,漫步在郁郁蔥蔥的景色中,已經忘記了回家的路。這里的"游仙都"是指一個仙境般的地方,充滿了神秘和詩意。
賞析:這首詩以描寫游仙之都的景色為主題,通過與自然的親近,表達了詩人追求仙境之美的心情。詩中的"策杖"和"步虛山下"是詩人在游覽時的場景描寫,表現出他身臨其境的感受。"翠微"一詞形容了景色的郁郁蔥蔥,給人一種清新、宜人的感覺。而"虛山"則是虛幻之山的意象,使整體氛圍更加神秘。詩末兩句"幽棲宜有中林士,何事斯人近世稀"表達了詩人對于修道人士的向往和懷念。通過這種對自然的贊美和對修道人士的思念,詩人表達了他對于純凈、美好生活的追求。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景色和情感,展現了詩人對仙境之美的向往以及對逝去時光的懷念。同時,它也啟發人們思考現實世界中純凈、宜人的生活方式和修身養性的重要性。
“步虛山下久忘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óu xiān dōu guān wǔ shǒu
游仙都觀五首
cè zhàng xíng xíng rù cuì wēi, bù xū shān xià jiǔ wàng guī.
策杖行行入翠微,步虛山下久忘歸。
yōu qī yí yǒu zhōng lín shì, hé shì sī rén jìn shì xī.
幽棲宜有中林士,何事斯人近世稀。
“步虛山下久忘歸”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