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豸豈能忘去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峨豸豈能忘去佞”全詩
方陳讜論來裨國,還守清規去潔身。
峨豸豈能忘去佞,憑熊聊復試臨民,頗思一見論心曲,同醉梅花爛漫春。
分類:
作者簡介(吳芾)

吳芾(1104—1183),字明可,號湖山居士,浙江臺州府人(現今浙江省臺州市仙居縣田市吳橋村)人。紹興二年(1132)進士,官秘書正字,因揭露秦檜賣國專權被罷官。后任監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愛自強、勵精圖治。
《寄陳能之》吳芾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陳能之》是宋代吳芾的一首詩詞。該詩以寄托之名,表達了對友人陳能之的贊賞和思念之情。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烏府延登鶱諤臣,
共知吾道一時伸。
方陳讜論來裨國,
還守清規去潔身。
峨豸豈能忘去佞,
憑熊聊復試臨民,
頗思一見論心曲,
同醉梅花爛漫春。
詩意:
詩人吳芾寫信給他的朋友陳能之,稱贊他是一個聰明正直的官員,共同認識到自己的道路在當時是受到認同和發展的。吳芾提到陳能之在陳述政治觀點時對國家有裨益,而自己則堅守清廉的行為準則,保持自身的純潔。詩人認為,像峨眉山的豹子一樣,怎么能忘記之前的邪惡行為呢?借助熊貓的形象,詩人試圖與陳能之進行一次深入的心靈交流,表達出對友誼的思念之情。他們一起陶醉在梅花盛開的春天中,共同享受美好的時光。
賞析:
這首詩以朋友寄托之名,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敬佩和思念之情。詩中運用了一些意象和比喻,增強了詩詞的表現力。烏府、登鶱諤臣等詞語展示了陳能之在政治上的才干和品德,凸顯了他的優秀之處。峨豸和熊貓則象征著過去的陰暗和友誼的親近,通過這些形象的對比,詩人表達了對友人的期待和心靈的共鳴。整首詩以樸實的語言、自然的描寫,展示了友誼的真摯和美好,同時也反映了詩人對政治清廉和道德純潔的追求。這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通過簡潔而富有張力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友誼和美好時光的珍視。
“峨豸豈能忘去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chén néng zhī
寄陳能之
wū fǔ yán dēng xiān è chén, gòng zhī wú dào yī shí shēn.
烏府延登鶱諤臣,共知吾道一時伸。
fāng chén dǎng lùn lái bì guó, hái shǒu qīng guī qù jié shēn.
方陳讜論來裨國,還守清規去潔身。
é zhì qǐ néng wàng qù nìng, píng xióng liáo fù shì lín mín,
峨豸豈能忘去佞,憑熊聊復試臨民,
pō sī yī jiàn lùn xīn qǔ, tóng zuì méi huā làn màn chūn.
頗思一見論心曲,同醉梅花爛漫春。
“峨豸豈能忘去佞”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五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