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歸去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從今歸去好”全詩
從今歸去好,非不遇時來。
分類:
作者簡介(吳芾)

吳芾(1104—1183),字明可,號湖山居士,浙江臺州府人(現今浙江省臺州市仙居縣田市吳橋村)人。紹興二年(1132)進士,官秘書正字,因揭露秦檜賣國專權被罷官。后任監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愛自強、勵精圖治。
《前太守仲求石問留題因和三首》吳芾 翻譯、賞析和詩意
《前太守仲求石問留題因和三首》是宋代吳芾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這一天,我按照舊時的規矩行事,就像當年那個貧窮的秀才一樣。從今以后,我要歸去,雖然不是沒機會得到榮耀的時候,但也無妨。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自己過去的生活方式的反思和對未來的期許。詩中的"前太守仲求石"可能指的是詩人曾經供職的官員,而"留題因和三首"則是指詩人在某塊石頭上刻下了自己的題詩,并且還有三首與之和諧的詩。詩人通過回顧自己過去貧窮的經歷,以及即將離開官場的決定,表達了一種追求真實、返璞歸真的態度。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的感慨和決心。詩人通過"老法從"和"窮秀才"這兩個形象描繪了自己過去的境遇,強調了自己的貧寒和辛勞。然而,詩人并不對過去的經歷感到遺憾,而是選擇了回歸本真的生活。他宣示了自己離開官場的決心,并表示即使未來可能不再有機會得到榮耀,他仍然堅定地選擇這條道路。
整首詩詞意境清新、意蘊深遠。通過對過去的回顧和對未來的期許,詩人傳達了一種追求真實、獨立自主的態度。詩詞中不僅表現了對塵世浮華的超脫和對清靜生活的向往,還飽含了對自由和人性的思考。這種態度給人以啟示,鼓舞人心,引導人們追求內心深處真正的價值和意義。
“從今歸去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án tài shǒu zhòng qiú shí wèn liú tí yīn hé sān shǒu
前太守仲求石問留題因和三首
cǐ rì lǎo fǎ cóng, dāng nián qióng xiù cái.
此日老法從,當年窮秀才。
cóng jīn guī qù hǎo, fēi bù yù shí lái.
從今歸去好,非不遇時來。
“從今歸去好”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九皓 (仄韻) 去聲二十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