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今方見一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眼底今方見一人”全詩
如君未老甘閑退,眼底今方見一人。
分類:
作者簡介(吳芾)

吳芾(1104—1183),字明可,號湖山居士,浙江臺州府人(現今浙江省臺州市仙居縣田市吳橋村)人。紹興二年(1132)進士,官秘書正字,因揭露秦檜賣國專權被罷官。后任監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愛自強、勵精圖治。
《題鐘路分見一軒二首》吳芾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鐘路分見一軒二首》是宋代吳芾的詩作。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在名利場中感到困惑和愧疚的人,直到他遇見一位特殊的人物,才能從中找到內心的平靜和滿足。
詩的中文譯文和賞析如下:
第一首:
車馬塵揚在名利場,
百年身世愧心忙。
未老何妨閑退意,
唯盼一人眼底藏。
這首詩以車馬塵土揚起的景象為開端,暗示了繁忙喧囂的名利場景。作者以自身為例,表達了對于在這種環境中的忙碌與浮躁的愧疚之情。然而,作者并不希望等到老去才能追求內心的寧靜,他希望能夠提前擺脫這種繁忙的生活,追求自由自在的退隱之意。他期待著遇見一位特殊的人,這個人將能夠理解他的心境并帶給他平靜與滿足。
第二首:
百年身世愧心忙,
車馬塵揚入眼底。
甘閑未老終須得,
唯盼一人見心間。
這首詩與第一首相似,但有所變化。詩人再次表達了在名利場中的愧疚感和繁忙的生活狀態,這種狀態像車馬揚起的塵土一樣進入他的眼底。然而,他堅定地表示,他寧愿甘愿地閑散下來,而不是等到老去才能追求內心的平靜。他的希望仍然寄托在遇見那個特殊的人,因為只有那個人能夠真正理解他的內心世界。
這兩首詩通過對名利場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于繁忙、浮躁生活的反思和追求內心平靜的渴望。詩中的"一人"象征著理解和陪伴,是作者心靈的寄托。通過詩意的表達,吳芾以簡練的語言描繪出一個常常在紛繁世事中迷失自我的形象,同時也勾勒出一種追求內心平靜與自由的心境。這些詩句展示了宋代文人士人生觀的某種傾向,即對名利的追求和退隱生活的對立與矛盾,同時也反映出一種追求心靈自由與滿足的普遍情感。
“眼底今方見一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zhōng lù fēn jiàn yī xuān èr shǒu
題鐘路分見一軒二首
míng lì chǎng zhōng chē mǎ chén, qū qū yǒu kuì bǎi nián shēn.
名利場中車馬塵,區區有愧百年身。
rú jūn wèi lǎo gān xián tuì, yǎn dǐ jīn fāng jiàn yī rén.
如君未老甘閑退,眼底今方見一人。
“眼底今方見一人”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