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積陰功后代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但積陰功后代看”全詩
寄言行客休興嘆,但積陰功后代看。
分類:
作者簡介(吳芾)

吳芾(1104—1183),字明可,號湖山居士,浙江臺州府人(現今浙江省臺州市仙居縣田市吳橋村)人。紹興二年(1132)進士,官秘書正字,因揭露秦檜賣國專權被罷官。后任監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愛自強、勵精圖治。
《敗屋有感》吳芾 翻譯、賞析和詩意
《敗屋有感》是宋代文人吳芾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一所破敗的宅院,表達了對興盛與衰敗的思考和感慨。以下是《敗屋有感》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破敗的宅院數百間,
曾是宏偉壯觀的甲第。
如今人去之后頓時摧殘。
寄言行人,不要感嘆它的衰敗,
因為只有后代才能看到它隱藏的美麗。
詩意:
《敗屋有感》描繪了一座曾經輝煌而如今破敗的宅院。作者通過這幅景象,表達了對人事更替、興衰消長的思考。宅院曾經雄偉壯觀,但隨著主人離去,它立刻變得破敗不堪。然而,作者呼喚行人不要對這種衰敗感到惋惜,因為只有后代才能從中看到它所蘊含的美麗與歷史厚重。
賞析:
《敗屋有感》以破敗的宅院作為寫景的對象,通過描寫宅院的興衰變化,表達了作者對人世間興衰的深刻思考。詩中的宅院曾經是壯麗輝煌的甲第,象征著過去的榮光與繁華。然而,隨著主人的離去,宅院逐漸腐朽破敗,體現了歲月無情、興衰不定的現實。作者寄語行人,希望他們不要對這種衰敗感到惋惜,因為只有后代才能真正理解并欣賞這座宅院所蘊含的歷史價值和美麗。這種通過衰敗之景映照人事滄桑,并寄托希望于后代的情感表達,使得這首詩詞在抒發情懷的同時,也表達了對人生哲理和家國情懷的思索。
《敗屋有感》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通過描繪一所破敗的宅院,寄托了作者對人事興衰的感慨和對后代的期望。這首詩詞以其獨特的意境和深遠的詩意,展現了宋代文人吳芾的才情和對人生哲理的思考。
“但積陰功后代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ài wū yǒu gǎn
敗屋有感
jiǎ dì wēi rán shù bǎi jiān, yī zhāo rén qù dùn cuī cán.
甲第巍然數百間,一朝人去頓摧殘。
jì yán xíng kè xiū xīng tàn, dàn jī yīn gōng hòu dài kàn.
寄言行客休興嘆,但積陰功后代看。
“但積陰功后代看”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