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已免饑寒迫”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小人已免饑寒迫”全詩
小人已免饑寒迫,縱得錢多待怎麼。
分類:
作者簡介(吳芾)

吳芾(1104—1183),字明可,號湖山居士,浙江臺州府人(現今浙江省臺州市仙居縣田市吳橋村)人。紹興二年(1132)進士,官秘書正字,因揭露秦檜賣國專權被罷官。后任監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愛自強、勵精圖治。
《代張發答》吳芾 翻譯、賞析和詩意
《代張發答》是宋代吳芾創作的一首詩詞。詩意表達了對社會現實的思考和對人生困境的抱怨。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天作兇荒可奈何,
飽人漸少餓人多。
小人已免饑寒迫,
縱得錢多待怎麼。
譯文:
天災人禍何可奈,
飽食者漸少饑者多。
小人雖然免受饑寒之苦,
然而即使得到了財富又如何。
詩意:
這首詩詞揭示了作者對當時社會現實的關切和對人生處境的反思。天災人禍造成了社會的兇荒,使得飽食者越來越少,而饑餓的人卻越來越多。詩中提到的"小人"可能指的是那些靠著權勢和財富逃離饑寒的人。雖然這些小人得到了財富,但作者認為這并不能解決問題,因為社會的困境并沒有因此得到改善。
賞析:
《代張發答》通過簡潔而有力的語言,刻畫了當時社會的不公和人生的無奈。詩人以天作兇荒為象征,將社會中的困境與人生的困擾相結合,以揭示社會的不公和人生的無奈。詩中的反問句"縱得錢多待怎麼"表達了作者對社會現象的質疑,暗示了即使獲得財富,也無法改變人生的無奈和困境。通過這首詩詞,作者呈現了對社會現實的思考和對人生的苦悶的深刻洞察,引發讀者對社會問題和人生意義的思考。
“小人已免饑寒迫”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ài zhāng fā dá
代張發答
tiān zuò xiōng huāng kě nài hé, bǎo rén jiàn shǎo è rén duō.
天作兇荒可奈何,飽人漸少餓人多。
xiǎo rén yǐ miǎn jī hán pò, zòng dé qián duō dài zěn mó.
小人已免饑寒迫,縱得錢多待怎麼。
“小人已免饑寒迫”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