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于鄉里初無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我于鄉里初無補”全詩
我于鄉里初無補,又復勞人只汗顏。
分類:
作者簡介(吳芾)

吳芾(1104—1183),字明可,號湖山居士,浙江臺州府人(現今浙江省臺州市仙居縣田市吳橋村)人。紹興二年(1132)進士,官秘書正字,因揭露秦檜賣國專權被罷官。后任監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愛自強、勵精圖治。
《得鄉書》吳芾 翻譯、賞析和詩意
《得鄉書》是宋代吳芾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聽說家鄉的朋友們知道我回來了,歡迎之情競相爭先越過鄉村的關口。我初回鄉里時無法回報他們的好意,再次勞動只是讓人感到慚愧。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吳芾回到家鄉后所感受到的情景和內心的矛盾。詩人聽說家鄉的朋友們得知他回來了,充滿了親切和喜悅之情,并紛紛前來歡迎。然而,由于某些原因,詩人初回鄉里時無法回報他們的好意,自己又再次勞作,只能讓人感到慚愧和抱歉。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詩人回到家鄉所遭遇的場景和自己的內心矛盾。通過"聞道交親知我還"一句,詩人表達了家鄉朋友們對他歸來的喜悅和關注。"歡迎競欲越鄉關"一句則生動地描繪了朋友們熱情的場景,彰顯了家鄉的團結和友愛。接著,詩人以"我于鄉里初無補"表達了自己初回鄉里時無法回報朋友們好意的無奈之情。最后兩句"又復勞人只汗顏",則表達了詩人再次勞作的辛苦和自責。
通過這首詩詞,詩人吳芾展現了對家鄉朋友們的感激和內心的矛盾。他在回到鄉里后,雖然受到了熱情的歡迎,但由于一些原因,自己無法回報朋友們的好意,反而再次勞作,使人產生了慚愧之感。整首詩詞情感真摯,表達了詩人對家鄉的深情和對友誼的珍重,同時也展現了詩人內心的糾結和無奈。
“我于鄉里初無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é xiāng shū
得鄉書
wén dào jiāo qīn zhī wǒ hái, huān yíng jìng yù yuè xiāng guān.
聞道交親知我還,歡迎競欲越鄉關。
wǒ yú xiāng lǐ chū wú bǔ, yòu fù láo rén zhǐ hàn yán.
我于鄉里初無補,又復勞人只汗顏。
“我于鄉里初無補”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