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獻呈歌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來獻呈歌舞”全詩
□□多風措。
□□□、□住深□,妙學得柘枝舞。
□□頭戴鳳冠,□□□纖腰束素。
□□遍體錦衣裝,來獻呈歌舞。
分類:
作者簡介(史浩)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號真隱。明州鄞縣人,南宋政治家、詞人。高宗紹興十五年(1144年)進士,由溫州教授除太學正,升為國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議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紹興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參知政事。隆興元年,拜尚書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國公。宋光宗御極,進太師。紹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會稽郡王。宋寧宗登基,賜謚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彌遠貴,追封越王,改謚忠定,配享孝宗廟庭。為昭勛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柘枝舞》史浩 翻譯、賞析和詩意
《柘枝舞》是宋代詩人史浩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我是柘枝嬌女。
□□多風措。
□□□、□住深□,妙學得柘枝舞。
□□頭戴鳳冠,□□□纖腰束素。
□□遍體錦衣裝,來獻呈歌舞。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位柘枝舞蹈的嬌美女子。她在柘樹下學習舞蹈,風吹拂著她的衣裳。她戴著鳳冠,衣著簡潔,優雅的身姿展示出纖細的腰肢。她身穿錦衣,用歌舞表演來獻藝。
賞析:
《柘枝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一幅優美的舞蹈畫面,展現了嬌美女子的風采。柘枝是柘樹的枝條,柘葉可以用來制作紡織品。詩中的女子通過學習柘枝舞蹈,展現了她的才藝和優雅。她戴著鳳冠,象征著她的高貴身份,纖細的腰肢和素色束腰衣裳凸顯了她的嬌美和端莊。錦衣裝飾著她的整個身體,使她更加華麗動人。她用歌舞來表達自己,展示她的才華和魅力。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一幅優美的舞蹈畫面,并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現了女子的美麗和才藝。這首詩詞以其精巧的表達和婉轉的意境,展示了宋代史浩的詩人才華。
“來獻呈歌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è zhī wǔ
柘枝舞
wǒ shì zhè zhī jiāo nǚ.
我是柘枝嬌女。
duō fēng cuò.
□□多風措。
zhù shēn, miào xué dé zhè zhī wǔ.
□□□、□住深□,妙學得柘枝舞。
tóu dài fèng guān, xiān yāo shù sù.
□□頭戴鳳冠,□□□纖腰束素。
biàn tǐ jǐn yī zhuāng, lái xiàn chéng gē wǔ.
□□遍體錦衣裝,來獻呈歌舞。
“來獻呈歌舞”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