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然壓倒語全清”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皎然壓倒語全清”全詩
莫言后代無人繼,仗錫行將擅此名。
分類:
作者簡介(史浩)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號真隱。明州鄞縣人,南宋政治家、詞人。高宗紹興十五年(1144年)進士,由溫州教授除太學正,升為國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議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紹興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參知政事。隆興元年,拜尚書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國公。宋光宗御極,進太師。紹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會稽郡王。宋寧宗登基,賜謚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彌遠貴,追封越王,改謚忠定,配享孝宗廟庭。為昭勛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酬釋法平》史浩 翻譯、賞析和詩意
《酬釋法平》是宋代詩人史浩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白鷺棲煙一點明,皎然壓倒語全清。
莫言后代無人繼,仗錫行將擅此名。
詩意:
這首詩詞以寫景抒懷的方式表達了詩人對釋法平的贊美和思念之情。詩人通過描繪白鷺棲息在朝靄中的景象,以及其潔白明亮的形象,來表達對釋法平清雅高潔的性格和才華的贊賞。詩人抒發了對釋法平在文學上孤軍奮戰、后繼無人的擔憂,并表達了自己希望能夠繼承他的名譽的決心和愿望。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生動的描寫,展示了自然景物與人物之間的對比。白鷺棲息在朝靄之中,與朝靄相映成趣,展現了一幅清晨的寧靜景象。白鷺的潔白明亮與朝靄的淡淡煙霧形成鮮明的對比,凸顯了白鷺的高潔和純凈。這種對比的手法也象征了詩人對釋法平高雅才華的贊美,將其視為在文學上的一股清新明亮的力量。
詩人在詩中表達了對釋法平后繼無人的憂慮,同時也展示了自己想要繼承他名譽的決心。通過使用“莫言后代無人繼”這句話,詩人暗示了自己愿意承擔起繼承釋法平文學事業的責任。最后兩句“仗錫行將擅此名”,詩人表達了自己要以自己的才華和努力來繼承和發揚釋法平的文學成就的決心。
整首詩詞通過簡潔、明快的語言,傳達了詩人對釋法平的崇敬之情和對他文學事業的繼承與發展的決心,展示了詩人在文學道路上的堅定和自信。同時,通過自然景物與人物的對比,也呈現了一幅清新明亮的畫面,給人以愉悅和振奮的感受。
“皎然壓倒語全清”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óu shì fǎ píng
酬釋法平
bái lù qī yān yì diǎn míng, jiǎo rán yā dǎo yǔ quán qīng.
白鷺棲煙一點明,皎然壓倒語全清。
mò yán hòu dài wú rén jì, zhàng xī xíng jiāng shàn cǐ míng.
莫言后代無人繼,仗錫行將擅此名。
“皎然壓倒語全清”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