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似西湖一帶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似西湖一帶山”全詩
他山縱染千尋碧,不似西湖一帶山。
分類:
作者簡介(仲并)
約公元一一四七年前后在世]字彌性,江都(今江蘇揚州)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高宗紹興中前后在世。幼好學強記,其母嘗屏其所觀書,幾上僅余臺歷一冊,明旦默記,纖悉不誤。高宗紹興二年(一一三二)進士,調平江府學教授。五年,通判湖州。七年,以張浚薦召至闕,為秦檜所阻,出通判鎮江府。十六年,為言者所劾,降二官(《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五五),自是閑退二十年。孝宗隆興元年(一一六三),擢光祿丞,晚知蘄州。
《官滿趨朝留滯吳門即事書懷十首》仲并 翻譯、賞析和詩意
《官滿趨朝留滯吳門即事書懷十首》是宋代仲并創作的一組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一、
滄江千里波濤急,
漢水悠悠潮浪平。
離愁萬種誰能訴,
滿目藍天心自輕。
詩意:這首詩描繪了官員離開家鄉,奔波在錢塘江和漢水之間的景象。江水奔騰激蕩,漢水則平靜如鏡。詩人感嘆離別之情無法傾訴,心頭只有一片廣闊的藍天,心境輕松自在。
二、
湖山千疊翠色鮮,
云霧繚繞在他山。
眼前之色千變幻,
不及西湖一帶山。
詩意:這首詩以湖山之美為題材,表達了詩人對山水之間的不同景色的感嘆。他山的山色雖然變幻多樣,但都不及西湖一帶的山水之美。詩人以此來比喻自己心中對故鄉的思念,無論外面的景色如何變化,心中的愛戀始終不變。
三、
往事如云夢難尋,
故園離別淚無盡。
湖山何事成離恨,
黃鶴樓邊夕陽沉。
詩意:詩人回憶起往事,感嘆時光如云夢般難以尋覓。他離別故園,淚水無盡。詩人思念故園的離愁之情與湖山之美相映成趣,黃鶴樓邊夕陽西下,暗示詩人的心情沉重。
四、
舟行湖上云影開,
層巒疊嶂如畫來。
山水秋香心自醉,
何須掛念故鄉回。
詩意:詩人乘舟行駛在湖上,云影散開,層巒疊嶂的美景如畫般展現。秋意襲來,山水散發出芬芳的香氣,讓詩人心醉其中。詩人在此情境中感嘆,何需掛念故鄉的回歸呢?此刻的美景已讓他心滿意足。
五、
憶昔故園鳥聲聞,
春風細雨滿江濱。
藍天碧水人如絹,
云夢湖山戀舊春。
詩意:詩人回憶往昔在故園聽到的鳥鳴聲,春風細雨滋潤著江邊。蔚藍的天空與碧綠的江水,如同繡布般細膩,而云夢湖山則讓人懷念昔日的美好春光。
六、
湖山秋色入畫樓,
尋夢滿江人自愁。
往事如煙難尋覓,
故園離恨淚無收。
詩意:秋天的湖山景色如同畫卷一般展現在樓中,尋找夢境的人心中滿是憂愁。往事如同煙霧漫散開來,難以尋覓。詩人離開故園的離愁之情無法挽回,淚水無法收拾。
七、
江南煙水薄如紗,
故園離別淚無涯。
湖山何處成離恨,
西風吹散又幾家。
詩意:江南的煙水薄如紗,詩人離別故園時淚水滂沱無盡。湖山的離愁之情又發生在何處,西風吹散了多少家園。
八、
往事如煙隨風散,
故園離別淚沾衫。
湖山何處成離恨,
世事如夢又幾番。
詩意:往事如同煙霧隨風散去,離別故園時淚水沾濕了衣衫。湖山的離愁之情又發生在何處,世事如夢一般,經歷了幾番起伏。
九、
故園離別淚沾襟,
湖山何處成離恨?
江山如畫心自在,
世事如煙隨風沉。
詩意:離別故園時淚水打濕了衣襟,湖山的離愁之情發生在何處?江山如同畫卷,讓人心境自在,而世事又如同煙霧一般隨風沉淀。
十、
故園離別淚常垂,
湖山何處是離愁?
江山如畫心自在,
世事如煙淚滿衣。
詩意:離別故園時淚水常常垂落,湖山的離愁之情發生在何處?江山如同畫卷,讓人心境自在,而世事又如同煙霧一般,淚水滿濕了衣衫。
賞析:這組詩詞以離別故園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對家鄉離愁之情的思念和對湖山美景的贊美。通過描繪江水和漢水的對比、湖山的變幻以及離別所帶來的離恨,詩人表達了對家鄉的深深眷戀。詩中所描繪的湖山景色美麗絢爛,與詩人的內心情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突出了離別之苦和思鄉之情。每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和精準的意象,將詩人的情感表達得淋漓盡致,給人以深深的觸動和共鳴。同時,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對故鄉的深情厚意和對人生的思考。整組詩詞以其情感真摯、意境悠遠的特點,展現了宋代文人的詩詞才華和對故鄉的深情厚意。
“不似西湖一帶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ān mǎn qū cháo liú zhì wú mén jí shì shū huái shí shǒu
官滿趨朝留滯吳門即事書懷十首
shí zài qián táng yún hàn jiān, jiāng shēng mèng guǒ tīng chán yuán.
十載錢塘云漢間,江聲夢裹聽潺湲。
tā shān zòng rǎn qiān xún bì, bù shì xī hú yí dài shān.
他山縱染千尋碧,不似西湖一帶山。
“不似西湖一帶山”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