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作和羹自有梅”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能作和羹自有梅”全詩
要令千古芬香在,能作和羹自有梅。
分類:
作者簡介(仲并)
約公元一一四七年前后在世]字彌性,江都(今江蘇揚州)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高宗紹興中前后在世。幼好學強記,其母嘗屏其所觀書,幾上僅余臺歷一冊,明旦默記,纖悉不誤。高宗紹興二年(一一三二)進士,調平江府學教授。五年,通判湖州。七年,以張浚薦召至闕,為秦檜所阻,出通判鎮江府。十六年,為言者所劾,降二官(《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五五),自是閑退二十年。孝宗隆興元年(一一六三),擢光祿丞,晚知蘄州。
《官滿趨朝留滯吳門即事書懷十首》仲并 翻譯、賞析和詩意
《官滿趨朝留滯吳門即事書懷十首》是宋代詩人仲并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官滿趨朝留滯吳門即事書懷十首
枉費花工著意催,
漫山桃李總非材。
要令千古芬香在,
能作和羹自有梅。
譯文:
辛勤培植的花朵白白浪費,
遍山遍野的桃李總是平庸。
希望讓千古芬芳留存,
只有梅花能獨領風騷。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對花朵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社會現實的思考和對自身價值的思索。作者用"枉費花工著意催"來形容花朵的美麗和艷麗,但同時也暗示了這種美麗可能是一種虛幻和過度的投入。"漫山桃李總非材"則表達了作者對世俗功利的批判,認為這些桃李花朵雖然盛開,卻缺乏真正的內涵和價值。
而在這種背景之下,作者希望自己能夠像梅花一樣,保持真實和獨立的價值。"要令千古芬香在"表達了作者對自己的追求,希望自己的價值和精神可以留存在后世,不受短暫時光的沖刷。最后一句"能作和羹自有梅"則點明了作者將自己的價值與梅花相提并論,認為只有梅花才能真正獨樹一幟,獨具特色。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花朵的比喻,抒發了作者對于自身價值和社會現實的思考。作者以花朵的美麗和普遍性來反思社會中功利主義的現象,提出了對真實和獨立價值的追求。梅花作為一種具有獨特意義的花朵,成為作者表達自我價值的象征。
這首詩詞在表達思想的同時,還通過形象的描繪和意象的運用,展示了作者的藝術才華。通過"枉費花工著意催"和"漫山桃李總非材"這兩句,作者用艷麗的花朵形象來襯托社會中功利主義的平庸和虛假。而最后一句"能作和羹自有梅"則以梅花的獨特品質來強調自身的獨立和價值。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和深刻的思想,通過花朵的比喻展示了作者對社會現實和個人價值的思考。以梅花作為象征,表達了對真實和獨立價值的追求,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藝術性。
“能作和羹自有梅”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ān mǎn qū cháo liú zhì wú mén jí shì shū huái shí shǒu
官滿趨朝留滯吳門即事書懷十首
wǎng fèi huā gōng zhuó yì cuī, màn shān táo lǐ zǒng fēi cái.
枉費花工著意催,漫山桃李總非材。
yào lìng qiān gǔ fēn xiāng zài, néng zuò hé gēng zì yǒu méi.
要令千古芬香在,能作和羹自有梅。
“能作和羹自有梅”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