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冕拜清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端冕拜清光”全詩
雙旌誰出守,八郡莫如漳。
日月中天近,風霜去路長。
相知惟白首,端冕拜清光。
分類:
作者簡介(仲并)
約公元一一四七年前后在世]字彌性,江都(今江蘇揚州)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高宗紹興中前后在世。幼好學強記,其母嘗屏其所觀書,幾上僅余臺歷一冊,明旦默記,纖悉不誤。高宗紹興二年(一一三二)進士,調平江府學教授。五年,通判湖州。七年,以張浚薦召至闕,為秦檜所阻,出通判鎮江府。十六年,為言者所劾,降二官(《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五五),自是閑退二十年。孝宗隆興元年(一一六三),擢光祿丞,晚知蘄州。
《送劉大諫赴漳州四首兼寄建州太守趙左司》仲并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劉大諫赴漳州四首兼寄建州太守趙左司》是宋代仲并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表達了對劉大諫赴漳州任職的送別之情,同時也寄托了對建州太守趙左司的祝愿和敬佩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安穩甌閩路,介居天一方。
雙旌誰出守,八郡莫如漳。
日月中天近,風霜去路長。
相知惟白首,端冕拜清光。
詩詞的詩意表達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首先,詩詞表達了對劉大諫赴漳州的平安祝愿。"安穩甌閩路,介居天一方"這兩句表達了希望他在甌和閩之間的道路上平安穩定,介于天地之間,安居樂業。
其次,詩詞提到了漳州的重要地位。"雙旌誰出守,八郡莫如漳"這句表達了漳州作為地方行政中心的重要性,暗示了漳州的繁榮和輻射力。
詩詞還表達了對劉大諫的敬佩和祝愿。"日月中天近,風霜去路長"這兩句描繪了劉大諫在官場中崇高的地位和廣闊的前程,同時也表達了對他在崎嶇的官途上能夠堅定前行的期望。
最后,詩詞通過"相知惟白首,端冕拜清光"這兩句表達了作者對劉大諫的深厚友誼和敬重之情,同時也寄托了對建州太守趙左司的祝愿和敬佩之情。
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詞語表達了詩人的情感和思考,通過對地方、人物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友誼、職責和前程的思考和祝愿。
“端冕拜清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liú dà jiàn fù zhāng zhōu sì shǒu jiān jì jiàn zhōu tài shǒu zhào zuǒ sī
送劉大諫赴漳州四首兼寄建州太守趙左司
ān wěn ōu mǐn lù, jiè jū tiān yī fāng.
安穩甌閩路,介居天一方。
shuāng jīng shuí chū shǒu, bā jùn mò rú zhāng.
雙旌誰出守,八郡莫如漳。
rì yuè zhōng tiān jìn, fēng shuāng qù lù cháng.
日月中天近,風霜去路長。
xiāng zhī wéi bái shǒu, duān miǎn bài qīng guāng.
相知惟白首,端冕拜清光。
“端冕拜清光”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