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中仍現紫金身”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礦中仍現紫金身”全詩
錯上磨成白玉質,礦中仍現紫金身。
分類:
作者簡介(李石)
李石。少負才名,既登第,任大學博士,出主石室,就學者如云。蜀學之盛,古今鮮儷。后卒成都,時作山水小筆,風調遠俗。卒年七十外。
《扇子詩》李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扇子詩》是李石創作的一首宋代詩詞。這首詩通過描繪桃花流水和枯木寒巖的景象,表達了春天的自然美和生命的堅韌不拔。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桃花流水神仙地,
枯木寒巖自在春。
錯上磨成白玉質,
礦中仍現紫金身。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對桃花流水和枯木寒巖的描繪,展現了春天的神奇和生命的韌性。
詩的第一句描述了桃花流水的美景,這里的桃花流水被賦予了神仙般的特質,似乎來自一個超凡的世界,給人以神奇和美好的感受。
第二句中的枯木寒巖則傳達了一種堅韌和自由的意象。枯木和寒巖都是嚴酷環境中的存在,但它們卻能在春天里自由自在地展現出生機。這種景象反映了生命的頑強和不屈的品質。
第三句用錯上磨成白玉質來形容這些景物,暗示了它們經歷了歲月的洗禮和磨礪,變得純潔而堅硬。這種轉化也可以理解為一種提煉和升華,從粗糙中提取出美麗和純凈。
最后一句提到礦中仍現紫金身,暗示了這些景物雖然經歷了變化,但依然保留著自己的本質和獨特之處。紫金是一種珍貴的金屬,它的出現進一步強調了這些景物的珍貴和寶貴。
整首詩以極簡的語言表達了自然的美和生命的力量,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傳遞了一種積極向上的情感和人生哲理。詩中所描繪的景物與人的關系也引發了人們對自然與人生的思考,鼓勵人們在面對困境時堅韌不拔,追求美好和自由。
“礦中仍現紫金身”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àn zi shī
扇子詩
táo huā liú shuǐ shén xiān dì, kū mù hán yán zì zài chūn.
桃花流水神仙地,枯木寒巖自在春。
cuò shàng mó chéng bái yù zhì, kuàng zhōng réng xiàn zǐ jīn shēn.
錯上磨成白玉質,礦中仍現紫金身。
“礦中仍現紫金身”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