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須什襲牢藏苦”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又須什襲牢藏苦”全詩
掌中烏玉勞分餉,世上玄經只自知。
頗覺陳人空面目,誰能鬧處損心脾。
又須什襲牢藏苦,共看河沙指后期。
分類:
作者簡介(李石)
李石。少負才名,既登第,任大學博士,出主石室,就學者如云。蜀學之盛,古今鮮儷。后卒成都,時作山水小筆,風調遠俗。卒年七十外。
《謝處道貺墨用與德醇韻》李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謝處道貺墨用與德醇韻》是宋代詩人李石的作品。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謝處道貺墨用與德醇韻,朝代:宋代,作者:李石,內容:十八公家四十圍,凌煙勛業在臨池。掌中烏玉勞分餉,世上玄經只自知。頗覺陳人空面目,誰能鬧處損心脾。又須什襲牢藏苦,共看河沙指后期。
詩意:
這首詩是李石寫給朋友的贊詞。詩人以朋友謝處道為主題,表達了對其品德和文才的贊賞。詩人認為謝處道的道德行為和才學才華都是上乘之選,并將其比喻為墨的運用和酒的醇韻,意味著謝處道在各個方面都能表現出卓越的品質和才能。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謝處道的贊美,展現了詩人對友誼的珍視和對高尚品德的推崇。詩中的"十八公家四十圍"形象地描繪了謝處道的卓越品德,意味著他的行為圓滿而完美。"凌煙勛業在臨池"一句則表達了謝處道在官場上取得的卓越成就,將其比喻為站在臨池之上,高高在上。"掌中烏玉勞分餉,世上玄經只自知"一句表達了謝處道為公家分憂的奉獻精神和對自己才學的自知之明。"頗覺陳人空面目,誰能鬧處損心脾"則反映了詩人對一些陳舊觀念下的人們的失望,認為他們無法理解和欣賞謝處道的真正價值。最后兩句"又須什襲牢藏苦,共看河沙指后期"表達了詩人希望謝處道能夠繼續努力,為社會作出更多貢獻,并期待他在未來取得更大的成就。
這首詩詞通過對謝處道的贊美,展現了詩人對友情、品德和才能的高度評價。同時,詩中也點出了一些社會現象,呼喚人們能夠客觀地認識和珍視那些真正有才華和品德高尚的人。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友誼和人才的崇敬,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又須什襲牢藏苦”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è chù dào kuàng mò yòng yǔ dé chún yùn
謝處道貺墨用與德醇韻
shí bā gōng jiā sì shí wéi, líng yān xūn yè zài lín chí.
十八公家四十圍,凌煙勛業在臨池。
zhǎng zhōng wū yù láo fēn xiǎng, shì shàng xuán jīng zhǐ zì zhī.
掌中烏玉勞分餉,世上玄經只自知。
pō jué chén rén kōng miàn mù, shuí néng nào chù sǔn xīn pí.
頗覺陳人空面目,誰能鬧處損心脾。
yòu xū shén xí láo cáng kǔ, gòng kàn hé shā zhǐ hòu qī.
又須什襲牢藏苦,共看河沙指后期。
“又須什襲牢藏苦”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