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作西山十七僧”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畫作西山十七僧”出自宋代李石的《題羅漢院畫像》,
詩句共7個字,詩句拼音為:huà zuò xī shān shí qī sēng,詩句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
“畫作西山十七僧”全詩
《題羅漢院畫像》
一任猜嫌極口憎,布衫裹鐵面生棱。
何如乞與袈裟著,畫作西山十七僧。
何如乞與袈裟著,畫作西山十七僧。
分類:
作者簡介(李石)
李石。少負才名,既登第,任大學博士,出主石室,就學者如云。蜀學之盛,古今鮮儷。后卒成都,時作山水小筆,風調遠俗。卒年七十外。
《題羅漢院畫像》李石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羅漢院畫像》是宋代李石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那個人口中充滿猜疑與嫌惡,身穿布衫,面容如鐵,棱角分明。何不將袈裟給予他,畫作西山上的十七位僧侶。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畫像的方式,表達了對人性的思考。詩人以一種生動的形象,描繪了一個充滿猜疑和嫌惡的人物形象,他的外貌冷酷堅硬。然而,詩人提出了一個問題:如果能夠給予他袈裟,是否能改變他的內心?最后,詩人以西山上的十七位僧侶作為畫像的主題,暗示了修行者的冷靜與慈悲,以及對人性的超越和拯救。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人物形象的描繪,展現了人性中的猜疑和嫌惡。布衫裹鐵面的形象給人一種冷漠和堅硬的感覺。然而,詩人在最后引入了袈裟和十七位僧侶的意象,這暗示了對人性的救贖和超越。袈裟象征著佛教中的慈悲和智慧,可能代表著對這種冷漠和嫌惡的克服和化解。而西山上的十七位僧侶象征著修行者的境界,他們以冷靜和慈悲面對世間的煩惱和困擾。整首詩詞通過對對比形象的運用,表達了對人性復雜性和可能性的思考。它提醒人們在面對猜疑和嫌惡時,可以通過慈悲和智慧來超越和化解,達到內心的平和與拯救。
“畫作西山十七僧”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luó hàn yuàn huà xiàng
題羅漢院畫像
yī rèn cāi xián jí kǒu zēng, bù shān guǒ tiě miàn shēng léng.
一任猜嫌極口憎,布衫裹鐵面生棱。
hé rú qǐ yǔ jiā shā zhe, huà zuò xī shān shí qī sēng.
何如乞與袈裟著,畫作西山十七僧。
“畫作西山十七僧”平仄韻腳
拼音:huà zuò xī shān shí qī sēng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蒸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蒸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畫作西山十七僧”的相關詩句
“畫作西山十七僧”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畫作西山十七僧”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畫作西山十七僧”出自李石的 《題羅漢院畫像》,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