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門何所適”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出門何所適”全詩
身閒長挾策,地僻慣披衣。
妻有虀鹽樂,兒因筍蕨肥。
出門何所適,終日掩荊扉。
分類:
《龍華山寺寓居十首》王之望 翻譯、賞析和詩意
《龍華山寺寓居十首》是宋代王之望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他鄉寓居的情景,表達了他對這個宜人而稀有的環境的喜悅和適應。
這首詩的中文譯文如下:
作客他鄉久,
宜人此界稀。
身閒長挾策,
地僻慣披衣。
妻有虀鹽樂,
兒因筍蕨肥。
出門何所適,
終日掩荊扉。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描寫作者在異鄉寓居的生活為主題,通過對家庭和周圍環境的描繪,展現出他的心境和情感。
首先,詩人在異鄉已經居住了很長一段時間,久居他鄉使他對這里的一切變得熟悉和親切。他稱這個地方為"宜人此界稀",意味著這里的環境宜人而且難得。這表達了作者對這個地方的喜愛和珍惜。
詩中提到了他的身閒長挾策,意味著他在閑暇之余經常帶著書籍,尋找知識和文化的滋養。這顯示了作者對學問和人文精神的追求。
接著,詩人提到了他所居住的地方地僻,但他已經習慣了這種環境,慣于披著簡樸的衣服。這表現了作者對樸素生活的接受和適應,不以富貴繁華為誘惑,更加注重內心的寧靜和自我修養。
詩的后半部分提到了詩人的家庭生活。妻子喜歡虀鹽的調味,這顯示了家庭的和樂與溫馨。而兒子因為有豐盛的筍和蕨而茁壯成長,這表達了作者對家庭幸福和子孫興旺的期望。
最后兩句"出門何所適,終日掩荊扉"傳達了作者宅居的態度。他不追求外出的繁華和喧囂,更愿意守著自己的荊扉,過著清凈的生活。
通過這首詩詞,王之望表達了對宜人環境和平靜生活的喜悅,以及對家庭幸福和內心修養的關注。他展現了一個知識淵博、內心寧靜的士人形象,傳遞了一種追求溫馨和簡樸生活的心態。
“出門何所適”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óng huà shān sì yù jū shí shǒu
龍華山寺寓居十首
zuò kè tā xiāng jiǔ, yí rén cǐ jiè xī.
作客他鄉久,宜人此界稀。
shēn xián zhǎng xié cè, dì pì guàn pī yī.
身閒長挾策,地僻慣披衣。
qī yǒu jī yán lè, ér yīn sǔn jué féi.
妻有虀鹽樂,兒因筍蕨肥。
chū mén hé suǒ shì, zhōng rì yǎn jīng fēi.
出門何所適,終日掩荊扉。
“出門何所適”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