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去塵寰外”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歸去塵寰外”全詩
啟閉千門靜,逢迎兩掖通。
罷官多暇日,肄業有儒風。
歸去塵寰外,春山桂樹叢。
作者簡介(權德輿)

權德輿,唐代文學家。字載之。天水略陽(今甘肅秦安)人。后徙潤州丹徒(今江蘇鎮江)。德宗時,召為太常博士,改左補闕,遷起居舍人、知制誥,進中書舍人。憲宗時,拜禮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后徙刑部尚書,復以檢校吏部尚書出為山南西道節度使。卒謚文,后人稱為權文公。
《送李城門罷官歸嵩陽(城門院在遺補院東)》權德輿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李城門罷官歸嵩陽(城門院在遺補院東)》是唐代權德輿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與君相識處,吏隱在墻東。
啟閉千門靜,逢迎兩掖通。
罷官多暇日,肄業有儒風。
歸去塵寰外,春山桂樹叢。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作者送別離職的李城門,歸向嵩陽的情景。詩中通過描繪城門的啟閉、官員的離職和歸鄉,表達了離別、歸程和對友誼的思念之情。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清晰的意境,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和對友情的懷念。下面是對每個句子的詳細分析:
1. 與君相識處,吏隱在墻東。
這句描述了作者與李城門相識的地點,作者身為一名官員,隱居在城墻東邊。這里描繪了作者和李城門初次相識的場景。
2. 啟閉千門靜,逢迎兩掖通。
這句表達了城門的景象,無論是開啟還是關閉,都是靜謐的。兩側的宮門也通行暢通,形容城門繁忙而有序。
3. 罷官多暇日,肄業有儒風。
這句描述了李城門離職后過上了閑暇的生活,他以讀書為業,展現了他學者的風范和學術追求。
4. 歸去塵寰外,春山桂樹叢。
這句表達了李城門歸鄉的決心,他渴望遠離塵世的紛擾,回到自然的懷抱中。春天的山中充滿了桂樹的香氣,形成了美麗的景色,也象征著歸鄉的喜悅和希望。
整首詩通過描繪城門的啟閉、官員的離職和歸鄉,表達了作者對友情的思念和對離別的感慨。詩中運用了簡練的語言和生動的意象,展現了作者對自然和人情的獨特感悟,使讀者在閱讀中能夠感受到深深的離愁和歸鄉之喜。
“歸去塵寰外”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lǐ chéng mén bà guān guī sōng yáng chéng mén yuàn zài yí bǔ yuàn dōng
送李城門罷官歸嵩陽(城門院在遺補院東)
yǔ jūn xiāng shí chù, lì yǐn zài qiáng dōng.
與君相識處,吏隱在墻東。
qǐ bì qiān mén jìng, féng yíng liǎng yē tōng.
啟閉千門靜,逢迎兩掖通。
bà guān duō xiá rì, yì yè yǒu rú fēng.
罷官多暇日,肄業有儒風。
guī qù chén huán wài, chūn shān guì shù cóng.
歸去塵寰外,春山桂樹叢。
“歸去塵寰外”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九泰 (仄韻) 去聲九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