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影常相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素影常相過”全詩
長袖未曾舞,塵埃生綺羅。
君恩一言足,歲月豈在多。
澤國多悲風,江湖易濤波。
游子久行役,歲晏今若何。
迢迢朱樓夜,數起瞻明河。
不如長江月,素影常相過。
分類:
作者簡介(曾協)
曾協(?-1173)字同季,號云莊。南豐(今屬江西省)人。南宋詩人。著名宋朝官吏。曾肇之孫。曾鞏之侄孫。宋紹興年間,舉進士不第,以蔭授長興、遷嵊縣丞,繼為鎮江、臨安通判。孝宗乾道七年(1171)知吉州,改撫州(《宋會要輯稿》職官六一之五四、 五五),終知永州(今湖南零陵)。乾道九年(1173)卒。善詩文。世稱“南豐七曾”(曾鞏、曾肇、曾布、曾紆、曾纮、曾協、曾敦)。
《擬古六首》曾協 翻譯、賞析和詩意
《擬古六首》是宋代詩人曾協的作品。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過去別離的回憶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結合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展現出深深的詩意。
詩詞中文譯文:
憶昨初離別,羞容不成歌。
長袖未曾舞,塵埃生綺羅。
君恩一言足,歲月豈在多。
澤國多悲風,江湖易濤波。
游子久行役,歲晏今若何。
迢迢朱樓夜,數起瞻明河。
不如長江月,素影常相過。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一種古體詩的形式,通過凄婉的語言和獨特的意象,表達了作者對過去別離的回憶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
首先,詩人回憶起昔日的離別,自己的羞澀和不堪歌詠之情被描繪出來。他的內心充滿了對過去的思念和追憶,但由于種種原因,羞怯的容顏無法成為歌唱的聲音。
詩中提到的"長袖未曾舞,塵埃生綺羅"形象地描繪了詩人的長袖揮舞成為了塵埃的飛揚,塵埃從而變成了絢麗的紅羅。這里的長袖和塵埃綺羅暗示了時間的流逝和變化,而詩人的羞澀和離別感也被融入其中。
接下來,詩人出現了對君恩和歲月的思考。他認為君主對他的恩情僅僅需要一句話就足夠了,而歲月的流轉并不在乎是否多或少。這里表達了詩人對君主的感激之情,同時也對時間的流逝表示了無奈。
在接下來的兩句中,詩人以自然景物來表達人情世故。他觀察到澤國多悲風,江湖易濤波,暗示了社會的不安和動蕩,同時也暗合了他自己作為旅游者的艱辛和辛苦。
最后兩句詩,詩人提到了游子行役的久遠和歲月的晏然。他迢迢在朱樓夜中數起瞻明河,暗示自己在異鄉漂泊的孤寂和思念之情。然而,他認為長江上的明月更勝一籌,因為它常常與自己的素影相伴。這里的長江月和素影成為了詩人內心深處的寄托和慰藉,表達出對家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
《擬古六首》以其凄婉的語言和深邃的意象,表達了詩人對過去別離的回憶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詩人將個人的情感與社會的變遷相結合,展現了他內心深處的思考和對家鄉的思念。整首詩通過抒發情感和思考問題,表達了對人生的感慨和對命運的思索,給讀者帶來了深深的共情和共鳴。
“素影常相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nǐ gǔ liù shǒu
擬古六首
yì zuó chū lí bié, xiū róng bù chéng gē.
憶昨初離別,羞容不成歌。
cháng xiù wèi zēng wǔ, chén āi shēng qǐ luó.
長袖未曾舞,塵埃生綺羅。
jūn ēn yī yán zú, suì yuè qǐ zài duō.
君恩一言足,歲月豈在多。
zé guó duō bēi fēng, jiāng hú yì tāo bō.
澤國多悲風,江湖易濤波。
yóu zǐ jiǔ xíng yì, suì yàn jīn ruò hé.
游子久行役,歲晏今若何。
tiáo tiáo zhū lóu yè, shù qǐ zhān míng hé.
迢迢朱樓夜,數起瞻明河。
bù rú cháng jiāng yuè, sù yǐng cháng xiāng guò.
不如長江月,素影常相過。
“素影常相過”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仄韻) 去聲二十一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