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莼羹與菰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莼羹與菰菜”全詩
莼羹與菰菜,千里起歸心。
野有美芹獻,重意有所臨。
淡薄斯近道,厚味臘毒深。
彼哉膏粱徒,藜藿非知音。
分類:
作者簡介(姜特立)
姜特立[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字邦杰,浙江麗水人。生年不詳,卒于宋光宗紹熙中。以父恩補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遷福建兵馬副都監;擒海賊姜大獠。趙汝愚薦于朝,召見,獻詩百篇。除閣門舍人,充太子宮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閣門事。恃恩縱恣,遂奪職。帝頗念舊,復除浙東馬步軍副總管。寧宗時,官終慶遠軍節度使。特立工于詩,意境超曠。作有《梅山稿》六卷,續稿十五卷,《直齋書錄解題》行于世。
《菜羹》姜特立 翻譯、賞析和詩意
《菜羹》是宋代姜特立創作的一首詩詞。在這首詩中,作者以菜羹為主題,表達了對于簡樸而美味的食物的贊美,倡導適度與淡薄的生活態度,并批評了追求奢華和厚味的人。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凡物貴適口,何必費橐金。
莼羹與菰菜,千里起歸心。
野有美芹獻,重意有所臨。
淡薄斯近道,厚味臘毒深。
彼哉膏粱徒,藜藿非知音。
詩詞的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菜羹的描寫和對不同食物的對比,傳達了一種生活哲學和價值觀。詩人認為,凡事物都應該符合口味,沒有必要花費大量財富來追求昂貴的食物。他將莼羹和菰菜作為例子,表達了一種簡樸而美味的食物能夠引起人們歸心的情感。詩中提到美味的芹菜也可以從野外采摘得到,顯示出對自然的贊美。
詩人強調了淡薄的生活態度的重要性,認為追求簡樸、淡薄的生活方式更接近道德的真諦。他批評那些追求奢華和厚味的人,認為他們只是空有物質享受,卻缺乏真正的知音和情感交流。膏粱徒指的是那些沉迷于奢華生活的人,藜藿則代表了貧寒、平凡的人。詩人認為,這些人并不真正理解淡薄生活的真諦,無法體會其中的價值。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于簡樸而美味的食物的贊美,并通過對比突出了淡薄生活態度的重要性。這首詩詞不僅是對食物的贊美,更是對于生活態度和價值觀的反思,呼吁人們追求簡樸、淡薄的生活方式,追求真正的情感交流和知音。
“莼羹與菰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ài gēng
菜羹
fán wù guì shì kǒu, hé bì fèi tuó jīn.
凡物貴適口,何必費橐金。
chún gēng yǔ gū cài, qiān lǐ qǐ guī xīn.
莼羹與菰菜,千里起歸心。
yě yǒu měi qín xiàn, zhòng yì yǒu suǒ lín.
野有美芹獻,重意有所臨。
dàn bó sī jìn dào, hòu wèi xī dú shēn.
淡薄斯近道,厚味臘毒深。
bǐ zāi gāo liáng tú, lí huò fēi zhī yīn.
彼哉膏粱徒,藜藿非知音。
“莼羹與菰菜”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一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