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饑死路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年饑死路衢”全詩
旱時苗化草,稔后米如珠。
食足安田里,年饑死路衢。
豐兇才反手,捫腹愧微軀。
分類:
作者簡介(姜特立)
姜特立[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字邦杰,浙江麗水人。生年不詳,卒于宋光宗紹熙中。以父恩補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遷福建兵馬副都監;擒海賊姜大獠。趙汝愚薦于朝,召見,獻詩百篇。除閣門舍人,充太子宮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閣門事。恃恩縱恣,遂奪職。帝頗念舊,復除浙東馬步軍副總管。寧宗時,官終慶遠軍節度使。特立工于詩,意境超曠。作有《梅山稿》六卷,續稿十五卷,《直齋書錄解題》行于世。
《喜歲豐》姜特立 翻譯、賞析和詩意
《喜歲豐》是宋代詩人姜特立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農民在豐收年景下的喜悅與感慨,表達了對豐收的贊美和對幸福生活的向往。
詩意:
這首詩詞以農田豐收為主題,通過描繪禾苗在旱季中倔強生長,直到得到一場天公的及時降雨而復蘇。接著,詩人又描述了稻谷成熟后珍珠般的米粒,以及農民們在吃飽之后的安居樂業。然而,詩人也提到了豐收與饑荒之間微妙的關系,以及農民們對未來豐收的憂慮。最后,詩人表達了一種愧疚感,認為自己的貢獻微不足道,與農民們相比微不足道。
賞析:
《喜歲豐》通過對農業豐收的描寫,展現了農民對于豐收的喜悅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詩中的描寫細膩而生動,通過對禾苗在干旱中的堅韌生長和得到雨水的滋潤的描繪,表現了農田的生命力和頑強。而稻谷成熟后的珍珠般的米粒,則通過形象的比喻,展示了豐收的喜悅和豐盈的景象。詩人還提到了豐收與饑荒之間的微妙關系,這種對反差的描寫使得詩詞更加生動有趣,也凸顯了豐收的珍貴與重要。
此外,詩人在最后幾句表達了一種愧疚感,認為自己對于豐收的貢獻微不足道,與農民們相比微不足道。這種自責和自省的情感,表現了詩人對農民辛勤勞作的敬重和對自身價值的思考。整首詩詞通過對農業豐收的描寫,抒發了詩人內心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對農民辛勤勞作的贊美和敬意。
總體來說,姜特立的《喜歲豐》通過對豐收景象的描繪,以及對農民勞作與生活的思考,表達了豐收的喜悅和對幸福生活的向往,既展現了自然界的生機與頑強,又凸顯了農民的辛勤勞作和對未來的憂慮,使人們對于豐收的價值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年饑死路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ǐ suì fēng
喜歲豐
liù yuè hé jiāng gǎo, tiān gōng yī yǔ sū.
六月禾將槁,天公一雨蘇。
hàn shí miáo huà cǎo, rěn hòu mǐ rú zhū.
旱時苗化草,稔后米如珠。
shí zú ān tián lǐ, nián jī sǐ lù qú.
食足安田里,年饑死路衢。
fēng xiōng cái fǎn shǒu, mén fù kuì wēi qū.
豐兇才反手,捫腹愧微軀。
“年饑死路衢”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