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向棠陰增蔽芾”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但向棠陰增蔽芾”全詩
止為嗇夫恩所部,至今廟食盛鄉閭。
舍人曾賦嚴公瀨,季子方題仲舉輿。
但向棠陰增蔽芾,桐鄉今卻在桐廬。
分類:
《送朱季公倅嚴陵》樓鑰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朱季公倅嚴陵》是宋代樓鑰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朱家族裔甲龍舒,
循吏清名史特書。
止為嗇夫恩所部,
至今廟食盛鄉閭。
舍人曾賦嚴公瀨,
季子方題仲舉輿。
但向棠陰增蔽芾,
桐鄉今卻在桐廬。
詩意:
這首詩詞是樓鑰送別朱季公前往嚴陵的作品。詩中以朱家的后裔自豪地展示了他們世代以來擔任清廉公務的品德和貢獻。朱季公因為吝嗇而受人稱贊,即使到了今天,他的后代依然享受著豐盛的祭祀之食。舍人曾經在嚴公的墓前賦詩,而季子則題詞在仲舉的馬車上。雖然在桐鄉的棠樹陰中遮掩了芾草的生長,但桐鄉依然在桐廬。
賞析:
這首詩詞以朱季公為切入點,通過描述朱家世代擔任清廉公務的傳統,表達了對朱家后裔的贊美。詩中描繪了朱家族的世襲清官身份,以及朱季公吝嗇的美德。盡管吝嗇被視為消極的特質,但在這首詩中,吝嗇卻被贊美為一種美德,顯示出作者對朱季公的敬佩之情。朱季公的后代至今仍享受著豐盛的祭祀之食,反映了他們世代以來的清廉和貢獻得到了社會的認可和尊重。
詩中還提到了舍人在嚴公墓前賦詩,以及季子在仲舉的馬車上題詞的情景,這些細節增加了詩詞的生動感。最后兩句描述了桐鄉的棠樹陰遮掩了芾草的生長,但桐鄉卻仍然存在于桐廬。這種暗示桐鄉的地位和價值不會因為外在的遮掩而消失,體現了作者對桐鄉的熱愛和堅定的信念。
整首詩詞通過對朱季公和朱家族的贊美,表達了對清廉公務和傳統的認可,同時展示了對家鄉桐鄉的眷戀之情。詩詞運用了生動的描寫和細膩的情感,展現了作者的才華和對家鄉的深情厚意。
“但向棠陰增蔽芾”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zhū jì gōng cuì yán líng
送朱季公倅嚴陵
zhū jiā zú yì jiǎ lóng shū, xún lì qīng míng shǐ tè shū.
朱家族裔甲龍舒,循吏清名史特書。
zhǐ wèi sè fū ēn suǒ bù, zhì jīn miào shí shèng xiāng lǘ.
止為嗇夫恩所部,至今廟食盛鄉閭。
shè rén céng fù yán gōng lài, jì zǐ fāng tí zhòng jǔ yú.
舍人曾賦嚴公瀨,季子方題仲舉輿。
dàn xiàng táng yīn zēng bì fèi, tóng xiāng jīn què zài tóng lú.
但向棠陰增蔽芾,桐鄉今卻在桐廬。
“但向棠陰增蔽芾”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