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春人靜空地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游春人靜空地在”全詩
游春人靜空地在,直至春深不似春。
分類:
作者簡介(羊士諤)

羊士諤(約762~819),泰山(今山東泰安)人。貞元元年禮部侍郎鮑防下進士。順宗時,累至宣歙巡官,為王叔文所惡,貶汀州寧化尉。元和初,宰相李吉甫知獎,擢為監察御史,掌制誥。後以與竇群、呂溫等誣論宰執,出為資州刺史。士諤工詩,妙造梁《選》,作皆典重。與韓梓材同在越州,亦以文翰稱。著集有《墨池編》、《晁公武郡齋讀書志》。
《亂后曲江》羊士諤 翻譯、賞析和詩意
《亂后曲江》是唐代詩人羊士諤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憶往昔曾經游曲江濱,
春天來了,總有尋芳人。
游春的人在安靜的空地上,
直到春深時卻不像春天。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詩人回憶昔日游曲江的情景。他在詩中回憶起曾經在曲江岸邊游玩的時光,當春天來臨時,總有許多尋芳的人前來。然而,他卻覺得這些游春的人在安靜的空地上活動,直到春季深入時,卻沒有春天的氣息。
賞析:
《亂后曲江》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曲江昔日景象的回憶,并通過對春季的描繪展示了一種淡淡的憂傷之情。詩人通過描述曲江的春天,揭示了時間的流轉和景物的變化,以及人們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詩中的"亂后"指的是唐朝安史之亂后的時期,顯示了作者對動蕩歲月的回憶和對社會變遷的感慨。
詩中的"曲江"是指長安城南的曲江池,是唐代著名的游覽勝地。春天是一年中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季節,但詩中的春天卻沒有給詩人帶來真正的愉悅和喜悅,而是更多的憂傷和感嘆。這種表達出的情感對比,使得整首詩詞顯得深沉而富有詩意。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曲江春天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過去時光的回憶和對時光變遷的思考,展示了一種離愁別緒的意境。它以簡練的語言和淡淡的憂傷,給人以沉靜和思索之感,體現了唐代詩人獨特的感慨和情懷。
“游春人靜空地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uàn hòu qǔ jiāng
亂后曲江
yì xī céng yóu qǔ shuǐ bīn, chūn lái zhǎng yǒu tàn chūn rén.
憶昔曾游曲水濱,春來長有探春人。
yóu chūn rén jìng kòng dì zài, zhí zhì chūn shēn bù shì chūn.
游春人靜空地在,直至春深不似春。
“游春人靜空地在”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賄 (仄韻) 去聲十一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