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戶侯封有國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千戶侯封有國權”全詩
如今誰是凄涼尉,卻有新詩可手編。
分類:
作者簡介(廖行之)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號省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陽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進士,調岳州巴陵尉。未數月,以母老歸養。告滿,改授潭州寧鄉主簿,未赴而卒,時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經濟之學。遺著由其子謙編為《省齋文集》十卷,已佚。
《和宗秀才惠詩七首》廖行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宗秀才惠詩七首》是宋代廖行之創作的詩詞作品。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千戶侯封有國權,
裁能姜韮當畦千。
如今誰是凄涼尉,
卻有新詩可手編。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時代變遷和個人命運的思考。詩中以千戶侯為象征,描繪了封有國權的權貴地位,強調了當時社會的不平等和權勢的集中。然而,詩中提到的姜韮、畦千等農事細節,將讀者的注意力引向了平凡的勞動和生活。最后兩句表達了一種諷刺意味,雖然作為尉官的地位凄涼無望,但作者仍然能以自己的才華創作新的詩歌,展示了個人的堅韌和追求。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社會現象和個人經歷的描繪,展現了對現實的關注和思考。首先,詩中通過千戶侯的描繪,突出了社會的等級制度和貧富差距,暗示了社會的不公和權力的集中。接著,詩中出現的姜韮和畦千等農事細節,將讀者的視線從權貴身上轉移到了普通人的生活和勞動中,強調了平凡事物的重要性和人們對于美好生活的追求。最后兩句的諷刺則凸顯了作者對社會現狀的不滿,但也表達了他對于詩歌創作的堅持和樂觀態度。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社會現象和個人命運的寫照,展現了作者對于現實的思考和對于藝術的追求。它既有社會批判的一面,又透露出一種樂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體現了宋代文人在動蕩時代中的思想和情感。
“千戶侯封有國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zōng xiù cái huì shī qī shǒu
和宗秀才惠詩七首
qiān hù hóu fēng yǒu guó quán, cái néng jiāng jiǔ dāng qí qiān.
千戶侯封有國權,裁能姜韮當畦千。
rú jīn shuí shì qī liáng wèi, què yǒu xīn shī kě shǒu biān.
如今誰是凄涼尉,卻有新詩可手編。
“千戶侯封有國權”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