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今風化已唐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只今風化已唐虞”出自宋代廖行之的《和宗秀才惠詩七首》,
詩句共7個字,詩句拼音為:zhǐ jīn fēng huà yǐ táng yú,詩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只今風化已唐虞”全詩
《和宗秀才惠詩七首》
平生南岳望重湖,煙靄蒼茫認有無。
可是能來訪苗俗,只今風化已唐虞。
可是能來訪苗俗,只今風化已唐虞。
分類:
作者簡介(廖行之)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號省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陽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進士,調岳州巴陵尉。未數月,以母老歸養。告滿,改授潭州寧鄉主簿,未赴而卒,時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經濟之學。遺著由其子謙編為《省齋文集》十卷,已佚。
《和宗秀才惠詩七首》廖行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宗秀才惠詩七首》是宋代文人廖行之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平生仰望南岳、凝望重湖的情景。通過煙靄蒼茫的景象,作者思考了存在與虛無的問題。然后,他表達了對苗族文化的向往,但同時也覺察到現實中的風化已使得這種文化變得模糊不清。
這首詩以自然意象和哲思相結合,形成了深遠的詩意。作者通過南岳和重湖的景觀,傳達了自己對大自然的敬仰和向往之情。煙靄蒼茫的描繪增添了一種神秘感和無限追求的意味,也給人一種人生無常、存在難以捉摸的感覺。
詩的后半部分,作者轉向苗族文化,并表達了對這種文化的珍視。然而,他也不禁感嘆現實中風化已使得苗族文化逐漸消失,變得模糊不清。這種對文化消逝的憂慮,折射出作者對歷史傳承和文化保護的關注。
整首詩以自然景觀為背景,通過對人生意義的思考和文化的變遷,表達了作者對歷史和文化的關切。同時,它也引發讀者對人生和文化的深思,反思人類與自然、傳統與現實之間的關系。
“只今風化已唐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zōng xiù cái huì shī qī shǒu
和宗秀才惠詩七首
píng shēng nán yuè wàng zhòng hú, yān ǎi cāng máng rèn yǒu wú.
平生南岳望重湖,煙靄蒼茫認有無。
kě shì néng lái fǎng miáo sú, zhǐ jīn fēng huà yǐ táng yú.
可是能來訪苗俗,只今風化已唐虞。
“只今風化已唐虞”平仄韻腳
拼音:zhǐ jīn fēng huà yǐ táng yú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只今風化已唐虞”的相關詩句
“只今風化已唐虞”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只今風化已唐虞”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只今風化已唐虞”出自廖行之的 《和宗秀才惠詩七首》,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