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識春來有珍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誰識春來有珍味”全詩
誰識春來有珍味,樂如疏食曲肱眠。
園中菜把勤能致,曹掾莼羹美未專。
便作遠謀勝肉食,他年無愧作詩篇。
分類:
作者簡介(廖行之)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號省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陽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進士,調岳州巴陵尉。未數月,以母老歸養。告滿,改授潭州寧鄉主簿,未赴而卒,時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經濟之學。遺著由其子謙編為《省齋文集》十卷,已佚。
《食菜作二首》廖行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食菜作二首》是宋代廖行之的詩作。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食菜作二首
吾儒不羨能方丈,
彼相胡為食萬錢。
誰識春來有珍味,
樂如疏食曲肱眠。
園中菜把勤能致,
曹掾莼羹美未專。
便作遠謀勝肉食,
他年無愧作詩篇。
譯文:
我這位儒者并不羨慕那些能當方丈的人,
他們為什么要為了吃上萬貫而努力呢?
誰能知道春天來臨時有著珍饈美味,
我樂于簡樸的飲食和安逸的休息。
在園中,蔬菜的種植需要勤奮與技能,
而官員曹掾制作的莼菜羹未能專業美味。
我選擇遠離肉食而追求更高的境界,
將來我將無愧于作詩篇。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比和自我反思,表達了作者對于追求物質財富與享受的不屑和追求精神境界的向往。詩中的"能方丈"指的是那些能夠擔任方丈(佛寺的主持)職位的人,他們在社會上享有崇高的地位,但作者并不羨慕他們,因為他們過于追求物質財富。
作者提到"彼相胡為食萬錢",暗示這些官員為了貪圖享受,為了吃上奢侈的珍饈美味,不擇手段地謀取財富。與之相對,作者表達了對于簡樸飲食和舒適休息的喜愛,傳達了一種追求內心寧靜和精神滿足的價值觀。
在園中種植菜蔬需要勤奮和技能,而曹掾制作的莼菜羹雖然美味,但并不是專業水準。這里作者通過園中菜把勤能致的描述,強調了勤勞和努力的重要性。作者追求遠大的目標,選擇了遠離肉食的生活方式,認為將來他將無愧于作詩篇。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于物質追求和精神追求的思考和選擇,呼喚人們應該追求精神滿足和道德價值,而不是過于追求物質享受。這種儒家思想中的簡樸和追求高尚境界的精神內涵,體現了宋代文人士人格追求和儒家倫理觀的一面。
“誰識春來有珍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í cài zuò èr shǒu
食菜作二首
wú rú bù xiàn néng fāng zhàng, bǐ xiāng hú wéi shí wàn qián.
吾儒不羨能方丈,彼相胡為食萬錢。
shuí shí chūn lái yǒu zhēn wèi, lè rú shū shí qū gōng mián.
誰識春來有珍味,樂如疏食曲肱眠。
yuán zhōng cài bǎ qín néng zhì, cáo yuàn chún gēng měi wèi zhuān.
園中菜把勤能致,曹掾莼羹美未專。
biàn zuò yuǎn móu shèng ròu shí, tā nián wú kuì zuò shī piān.
便作遠謀勝肉食,他年無愧作詩篇。
“誰識春來有珍味”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五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