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煩蒸無復到襟裾”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煩蒸無復到襟裾”全詩
殷勤多謝天公意,一雨生涼足有余。
分類:
作者簡介(廖行之)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號省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陽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進士,調岳州巴陵尉。未數月,以母老歸養。告滿,改授潭州寧鄉主簿,未赴而卒,時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經濟之學。遺著由其子謙編為《省齋文集》十卷,已佚。
《溽暑中一雨遂翛然枕上口占喜涼》廖行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是宋代廖行之創作的《溽暑中一雨遂翛然枕上口占喜涼》。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溽暑中一雨遂翛然枕上口占喜涼》的中文譯文為:
夜晚的空氣清爽如絲,在枕簟上感受到了它的涼爽。
熱氣蒸騰不復存在于襟裾之間。
感謝上天的慈愛關懷,一場雨帶來了宜人的涼意,超出了所需。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夜晚的一場雨,表達了對炎熱夏季的解脫和喜悅之情。在溽暑難耐的環境中,一場雨給人帶來了清新涼爽的感受。作者通過舒適的枕簟來強調這種涼意的體驗。他感謝上天的恩賜,認為這場雨不僅僅是滿足了人們的需求,而是超出了所期待的涼爽。
這首詩詞展示了作者對自然界的敏感和對小幸福的珍視。它傳達了夏季中炎熱的不適和期待雨水的渴望。當雨水降臨時,人們感受到的不僅僅是生理上的涼爽,還有一種心靈上的寬慰和滿足。
這首詩詞簡潔明快,用詞質樸自然,通過對自然現象的描寫,傳達了作者對涼爽的渴望和喜悅之情。它展示了宋代文人對自然的細膩觀察和感悟,同時也反映了人們對舒適生活的向往。整首詩詞以簡短的語言表達了對一場雨的歡喜和感激,體現了作者對生活中微小美好的領悟。
“煩蒸無復到襟裾”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rù shǔ zhōng yī yǔ suì xiāo rán zhěn shàng kǒu zhàn xǐ liáng
溽暑中一雨遂翛然枕上口占喜涼
zhěn diàn xiāo rán yè qì shū, fán zhēng wú fù dào jīn jū.
枕簟翛然夜氣舒,煩蒸無復到襟裾。
yīn qín duō xiè tiān gōng yì, yī yǔ shēng liáng zú yǒu yú.
殷勤多謝天公意,一雨生涼足有余。
“煩蒸無復到襟裾”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