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但窺一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何但窺一斑”全詩
幽人倦蒸溽,癡坐山中山。
連連甲子雨,幸此天破慳。
清明皆我有,何但窺一斑。
分類:
作者簡介(楊冠卿)
楊冠卿(1138-?)南宋詩人,字夢錫,江陵(今屬湖北)人,舉進士,為九江戎司掾,又嘗知廣州,以事罷。晚寓臨安。閉門不出,與姜夔等相倡和。冠卿才華清俊,四六尤流麗渾雅,淳熙十四年(1187),編有《群公詞選》三卷(已佚),自序曰:“余漂流困躓,久客諸侯間……時有所攖拂,則取酒獨酌,浩歌數闋,怡然自適,似不覺天壤之大,窮通之為殊途也。”著有《客亭類稿》十五卷。《彊村叢書》輯有《客亭樂府》一卷。《四庫總目》傳于世。
《夜坐看月》楊冠卿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夜坐看月》是楊冠卿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南方的黑暗被我掃除,
快速而堅決地消滅邪惡的靈魂。
太陽已落山,天空無云,
明月從房檐間升起。
在山中深處,孤獨的人疲倦而悶熱,
沉迷地坐在山間。
連續幾十年的陰雨天,
幸運地迎來了這晴朗的夜晚。
清明的風景盡在我的眼前,
為何只是窺視其中的一絲片段。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作者夜晚坐在山中觀賞月亮的場景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物的贊美和對人生境遇的思考。
詩中的第一句描述了作者將黑暗掃除的場景,可以理解為作者在自然中親近并消除了一些負面的情緒和困擾,體現了他與自然的和諧關系。
第二句中,作者形容自己消滅邪惡的靈魂,借此表達了對詩人角色的自我認同和責任感,他希望通過詩歌的力量來掃除社會的不公和邪惡,追求道德的正義。
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夜晚的景色,太陽已經落山,天空無云,明月從房檐間升起。這里的景色描寫簡潔明了,傳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細膩觀察與感受。
第五句中,作者描述了自己在山中的疲倦和悶熱,這里可能是借景抒發了作者內心的疲倦和困頓,暗示了他在現實生活中的壓力和困擾。
接著的兩句描繪了連綿的陰雨天,以及幸運地迎來了晴朗的夜晚。這里的雨可以理解為生活中的困難和磨難,而夜晚的晴朗則代表了希望和美好的未來。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清明的景色的渴望,他希望能夠親眼目睹清明的美景,窺視并感受其中的真諦。這里表現了作者對內心追求的渴望,對生活的向往和對美的追求。
總體而言,這首詩通過描繪夜晚觀賞月亮的景象,抒發了作者對自然的贊美、對人生的反思和對美好的向往。同時,詩中也透露出作者對社會不公和邪惡的關注,展現了他積極向善的態度和對道德正義的追求。
“何但窺一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è zuò kàn yuè
夜坐看月
nán tóng sǎo yīn yì, kuài ruò zhū shén jiān,
南同掃陰翳,快若誅神奸,
rì mù tiān wú yún, yuè chū fáng xīn jiān.
日暮天無云,月出房心間。
yōu rén juàn zhēng rù, chī zuò shān zhōng shān.
幽人倦蒸溽,癡坐山中山。
lián lián jiǎ zǐ yǔ, xìng cǐ tiān pò qiān.
連連甲子雨,幸此天破慳。
qīng míng jiē wǒ yǒu, hé dàn kuī yī bān.
清明皆我有,何但窺一斑。
“何但窺一斑”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