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塍依約舊犂鋤”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壞塍依約舊犂鋤”全詩
問言業薄無牛力,更說州家催積租。
分類:
作者簡介(趙蕃)
《自安仁至豫章途中雜興十九首》趙蕃 翻譯、賞析和詩意
《自安仁至豫章途中雜興十九首》是宋代趙蕃所作的一組詩詞。以下是這組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極目荒陂十里余,
目光穿越荒涼的湖陂,十里的距離在眼前。
這句描繪了詩人旅途中所見景色的廣闊和荒涼,給人一種曠遠、遼闊的感覺。
壞塍依約舊犁鋤。
壞塍指的是破損的田埂,依約則表示依照舊時的約定。
這句表達了農田的荒蕪和農耕工具的老舊,反映了農業衰敗的現狀。
問言業薄無牛力,
詢問這里的人們,他們的事業貧瘠,沒有牛可以耕作。
這句反映了當時農民的貧困和勞動力的不足,揭示了社會經濟的困境。
更說州家催積租。
更進一步說,州府逼迫他們交納租稅。
這句揭示了地方政府對農民的剝削,加重了農民的負擔。
這組詩詞以描繪旅途中所見景色和抒發對農民貧困的關切為主題。通過描述荒涼的景象和農田的荒蕪,詩人表達了對農民困境的關注和社會經濟的不景氣。詩詞中的景物描寫和社會批判相結合,既展示了自然景色的遼闊和荒涼,又通過對農民境遇的揭示,表達了對社會現實的不滿和思考。
這組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社會現象的觀察和思考,具有一定的社會批判性和現實意義。趙蕃通過描繪荒涼的景色和貧困農民的形象,表達了對社會經濟困境的憂慮,并對地方政府的剝削行為進行了隱晦的批評。整體上,這組詩詞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和社會現實的抒發,展現了詩人對人民疾苦的關心和對社會現象的思考,具有一定的現實主義色彩。
“壞塍依約舊犂鋤”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ì ān rén zhì yù zhāng tú zhōng zá xìng shí jiǔ shǒu
自安仁至豫章途中雜興十九首
jí mù huāng bēi shí lǐ yú, huài chéng yī yuē jiù lí chú.
極目荒陂十里余,壞塍依約舊犂鋤。
wèn yán yè báo wú niú lì, gèng shuō zhōu jiā cuī jī zū.
問言業薄無牛力,更說州家催積租。
“壞塍依約舊犂鋤”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