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前不負老人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門前不負老人峰”全詩
已將心事隨身隱,認得溪云第幾重。
分類:
作者簡介(楊巨源)
唐代詩人。字景山,后改名巨濟。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濟)人。貞元五年(789)進士。初為張弘靖從事,由秘書郎擢太常博士,遷虞部員外郎。出為鳳翔少尹,復召授國子司業。長慶四年(824),辭官退休,執政請以為河中少尹,食其祿終身。關于楊巨源生年,據方崧卿《韓集舉正》考訂。韓愈《送楊少尹序》作于長慶四年(824),序中述及楊有“年滿七十”、“去歸其鄉”語。由此推斷,楊當生于755年,卒年不詳。
《題五老峰下費君書院》楊巨源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五老峰下費君書院》是唐代楊巨源的作品,詩中描繪了五老峰下的費君書院,抒發了作者對山水之美的贊嘆和自然景物的沉浸感受。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解向花間栽碧松,
在花叢中栽種翠綠的松樹,
門前不負老人峰。
在山門前,倚老人峰而建,
已將心事隨身隱,
把心中的事物盡情地隱匿,
認得溪云第幾重。
辨別出多少層次的溪云。
詩意和賞析:
該詩描繪了五老峰下的費君書院,以及其與山川自然的關系。詩人用簡潔而準確的描述,使讀者能夠產生強烈的審美感受。
楊巨源以解向花間栽碧松作為開頭,以松樹的翠綠與花叢的盛開形成鮮明的對比,暗示了書院的清幽和與眾不同的氣質。
作者倚老人峰而建的費君書院,以山峰為背景形成了對比鮮明的景色,突出了書院的高峻之感。
接著,詩人表達了自己已經將心事隨身隱,將內心的煩惱盡情地隱藏起來,突出了游山享受自然景色的心境。
最后一句"認得溪云第幾重",通過作者辨別出的溪云層次,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熟悉和敬畏之情。
整首詩表達了作者在五老峰下費君書院所領略到的山水之美,以及對自然景物的贊嘆之情。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和賞析,詩詞將讀者帶入了作者的情感世界,讓人感受到山水的瑰麗和神奇之處。同時也透露出作者對自然景色的熱愛和對人生的思考。
“門前不負老人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wǔ lǎo fēng xià fèi jūn shū yuàn
題五老峰下費君書院
jiě xiàng huā jiān zāi bì sōng, mén qián bù fù lǎo rén fēng.
解向花間栽碧松,門前不負老人峰。
yǐ jiāng xīn shì suí shēn yǐn, rèn de xī yún dì jǐ zhòng.
已將心事隨身隱,認得溪云第幾重。
“門前不負老人峰”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二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