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雨花驄踏作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細雨花驄踏作泥”全詩
平陽不惜黃金埒,細雨花驄踏作泥。
分類:
作者簡介(楊巨源)
唐代詩人。字景山,后改名巨濟。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濟)人。貞元五年(789)進士。初為張弘靖從事,由秘書郎擢太常博士,遷虞部員外郎。出為鳳翔少尹,復召授國子司業。長慶四年(824),辭官退休,執政請以為河中少尹,食其祿終身。關于楊巨源生年,據方崧卿《韓集舉正》考訂。韓愈《送楊少尹序》作于長慶四年(824),序中述及楊有“年滿七十”、“去歸其鄉”語。由此推斷,楊當生于755年,卒年不詳。
《贈崔駙馬》楊巨源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崔駙馬》是唐代楊巨源創作的一首詩詞。
百尺梧桐畫閣齊,簫聲落處翠云低。
平陽不惜黃金埒,細雨花驄踏作泥。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高達百尺的梧桐繪成的畫閣威嚴挺拔,簫聲在其中響起,翠云裊娜垂下。
平陽府不吝惜黃金,一場細雨讓駿馬的花驄身上變成了泥巴。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畫閣、簫聲、翠云和細雨等細節,表達了贈予官員崔駙馬的情感。畫閣高大雄偉,象征著崔駙馬在官場上的地位和威嚴;簫聲在其中響起,增添了一種莊重和高雅的氛圍;翠云低垂,營造了一種祥和和吉祥的氛圍。詩中還提到平陽不惜黃金來獎賞崔駙馬,顯示了他的才華和功績受到了重視。細雨落下,雖然不利于馬匹,卻也無法阻擋崔駙馬的輝煌,反而讓馬身上的花驄變成了泥巴,展示了他堅韌不拔、不畏艱險的精神。
整體上,這首詩詞通過具象的描繪和聲、色、形來表現崔駙馬在官場上的地位和輝煌,同時也暗示了他在困難和逆境中的頑強和堅韌。此詩意境高遠,形象生動,語言簡練,表達了作者對崔駙馬的贊美和敬佩之情。
“細雨花驄踏作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cuī fù mǎ
贈崔駙馬
bǎi chǐ wú tóng huà gé qí, xiāo shēng luò chù cuì yún dī.
百尺梧桐畫閣齊,簫聲落處翠云低。
píng yáng bù xī huáng jīn liè, xì yǔ huā cōng tà zuò ní.
平陽不惜黃金埒,細雨花驄踏作泥。
“細雨花驄踏作泥”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八齊 (仄韻) 去聲八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