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光挾日戰龍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波光挾日戰龍鱗”全詩
尋思來往成何事,只向人間得此人。
分類:
作者簡介(汪莘)
汪莘(1155~1227)南宋詩人。字叔耕,號柳塘,休寧(今屬安徽)人,布衣。隱居黃山,研究《周易》,旁及釋、老。宋寧宗嘉定年間,他曾三次上書朝廷,陳述天變、人事、民窮、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師布陣的方法,沒有得到答復。徐誼知建康時,想把他作為遁世隱士向朝廷薦舉,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號方壺居士,與朱熹友善。作品有《方壺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壺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甲寅西歸江行春懷十首》汪莘 翻譯、賞析和詩意
《甲寅西歸江行春懷十首》是宋代汪莘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薄晚東風一岸巾,
微薄的晚風輕拂著江岸,
波光挾日戰龍鱗。
波光閃爍如同戰斗中的龍鱗,
尋思來往成何事,
我思索往來的事情何等重要,
只向人間得此人。
唯有在人間才能擁有這個人。
詩意:這首詩以西歸的行旅為背景,抒發了作者對所遇到的特殊人物的懷念之情。晚風拂過江岸,波光閃耀如戰斗中的龍鱗,使作者產生了對往來的事情的思考。最后,作者認為只有在人間才能遇到這樣的人物,表達了對這個人的珍視和懷念之情。
賞析: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遇到的人物的思念之情。通過描繪微薄的晚風、閃耀的波光,以及對往來事情的思考,詩中表現了作者的內心感受。最后一句"只向人間得此人"表達了作者對這個人的特殊情感,同時也體現了人間的珍貴和獨特之處。整首詩意味深長,通過簡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內心情感的復雜性,給讀者留下了思考的空間。
“波光挾日戰龍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ǎ yín xī guī jiāng xíng chūn huái shí shǒu
甲寅西歸江行春懷十首
báo wǎn dōng fēng yī àn jīn, bō guāng xié rì zhàn lóng lín.
薄晚東風一岸巾,波光挾日戰龍鱗。
xún sī lái wǎng chéng hé shì, zhǐ xiàng rén jiān dé cǐ rén.
尋思來往成何事,只向人間得此人。
“波光挾日戰龍鱗”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