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趣春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杜鵑趣春歸”全詩
算何如桃李,渾無言說,開落忘機。
多謝黃鸝舊友,相逐落花飛。
芳草連天遠,愁殺斜暉。
誰向西湖南畔,問亭臺在否,花木應非。
看孤山山下,惟說隱君廬。
想錢塘、春游依舊,到梨花、寒食隘舟車。
尋常事,不須惆悵,暮雨沾衣。
分類: 八聲甘州
作者簡介(汪莘)
汪莘(1155~1227)南宋詩人。字叔耕,號柳塘,休寧(今屬安徽)人,布衣。隱居黃山,研究《周易》,旁及釋、老。宋寧宗嘉定年間,他曾三次上書朝廷,陳述天變、人事、民窮、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師布陣的方法,沒有得到答復。徐誼知建康時,想把他作為遁世隱士向朝廷薦舉,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號方壺居士,與朱熹友善。作品有《方壺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壺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八聲甘州》汪莘 翻譯、賞析和詩意
《八聲甘州·惜馀春》是宋代汪莘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詞以春天的殘留為主題,描繪了春天的美麗和離別的情感。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惜馀春、蛺蝶引春來,杜鵑趣春歸。
春天已經進入尾聲,蛺蝶飛舞著春天的氣息回歸,杜鵑也帶著對春天的熱愛歸來。
算何如桃李,渾無言說,開落忘機。
雖然桃李花開得如此美麗,但它們無言地展示著開放和凋落,不受人類的喜怒哀樂所影響,超脫于塵世之外。
多謝黃鸝舊友,相逐落花飛。
感謝黃鸝這位春天的使者,與落花一起飛舞。
芳草連天遠,愁殺斜暉。
青草綠茵延綿到天邊,而悲傷的余暉將人的憂愁擊倒。
誰向西湖南畔,問亭臺在否,花木應非。
有人前往西湖南岸,詢問那里的亭臺是否依舊,但花木應該已經改變了。
看孤山山下,惟說隱君廬。
眺望孤山山下,只有隱君的廬舍才能述說出一些話語。
想錢塘、春游依舊,到梨花、寒食隘舟車。
回憶起錢塘江畔的春游依然如故,到了梨花盛開的寒食時節,還有狹窄的船車來往。
尋常事,不須惆悵,暮雨沾衣。
平凡的事情無需憂愁,傍晚的雨水沾濕了衣衫。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春天的細膩之美以及對春天逝去的惋惜之情,表達了作者對于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思考。在春天即將離去的時刻,作者以自然景物為媒介,喚起讀者對于春天的回憶和對逝去時光的感傷。詩中運用了許多意象和比喻,以展示出春天的絢爛和人情的變幻。賞析這首詩詞可以感受到作者對于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洞察,并在細膩的情感中引發讀者對于時光的思考和對于美好的追求。
“杜鵑趣春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ā shēng gān zhōu
八聲甘州
xī yú chūn jiá dié yǐn chūn lái, dù juān qù chūn guī.
惜馀春、蛺蝶引春來,杜鵑趣春歸。
suàn hé rú táo lǐ, hún wú yán shuō, kāi luò wàng jī.
算何如桃李,渾無言說,開落忘機。
duō xiè huáng lí jiù yǒu, xiāng zhú luò huā fēi.
多謝黃鸝舊友,相逐落花飛。
fāng cǎo lián tiān yuǎn, chóu shā xié huī.
芳草連天遠,愁殺斜暉。
shuí xiàng xī hú nán pàn, wèn tíng tái zài fǒu, huā mù yīng fēi.
誰向西湖南畔,問亭臺在否,花木應非。
kàn gū shān shān xià, wéi shuō yǐn jūn lú.
看孤山山下,惟說隱君廬。
xiǎng qián táng chūn yóu yī jiù, dào lí huā hán shí ài zhōu chē.
想錢塘、春游依舊,到梨花、寒食隘舟車。
xún cháng shì, bù xū chóu chàng, mù yǔ zhān yī.
尋常事,不須惆悵,暮雨沾衣。
“杜鵑趣春歸”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