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波起夕陽收”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洞庭波起夕陽收”全詩
楚人臨水為誰立,帝子隔煙相對愁。
分類:
作者簡介(汪莘)
汪莘(1155~1227)南宋詩人。字叔耕,號柳塘,休寧(今屬安徽)人,布衣。隱居黃山,研究《周易》,旁及釋、老。宋寧宗嘉定年間,他曾三次上書朝廷,陳述天變、人事、民窮、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師布陣的方法,沒有得到答復。徐誼知建康時,想把他作為遁世隱士向朝廷薦舉,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號方壺居士,與朱熹友善。作品有《方壺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壺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秋懷十首》汪莘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秋懷十首》是宋代詩人汪莘創作的一組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秋天的懷思(十首)
北渚的樹葉在秋風中瑟瑟作響,洞庭湖上波浪被夕陽漸漸收斂。楚國的人們站在水邊,為了誰而沉思?帝王的子女在煙霧中相對,心中充滿憂愁。
詩意:
這組詩詞以秋天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在秋季時的思緒和感慨。詩人通過描繪北渚的秋景和洞庭湖上的夕陽,展示了大自然的變化和時光的流轉。詩中提到楚國的人們和帝王的子女,暗示了人們在秋天的思緒和情感。秋天作為一個季節,常常引發人們的憂思和回憶,詩人通過這組詩詞表達了自己對秋天的思考和內心的感受。
賞析:
這組詩詞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描繪了秋天的景色和人們的情感。詩人通過北渚的樹葉在秋風中瑟瑟作響和洞庭湖上夕陽的收斂,生動地表現了秋季的氣息和變化。楚國人和帝王子女的形象,使詩詞具有歷史和文化的厚重感。最后兩句表達了人們在秋天時的憂愁情緒,通過隔煙相對的場景,展示了內心的孤獨和思索。整體而言,這組詩詞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描繪了秋天的景色和情感,引發讀者對秋天的思考和共鳴。
“洞庭波起夕陽收”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huái shí shǒu
秋懷十首
běi zhǔ fēng shēng qiān yè qiū, dòng tíng bō qǐ xī yáng shōu.
北渚風生千葉秋,洞庭波起夕陽收。
chǔ rén lín shuǐ wèi shuí lì, dì zi gé yān xiāng duì chóu.
楚人臨水為誰立,帝子隔煙相對愁。
“洞庭波起夕陽收”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