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青巒失舊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帶青巒失舊青”全詩
閑思天上多官府,自是幽人道未成。
分類:
作者簡介(汪莘)
汪莘(1155~1227)南宋詩人。字叔耕,號柳塘,休寧(今屬安徽)人,布衣。隱居黃山,研究《周易》,旁及釋、老。宋寧宗嘉定年間,他曾三次上書朝廷,陳述天變、人事、民窮、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師布陣的方法,沒有得到答復。徐誼知建康時,想把他作為遁世隱士向朝廷薦舉,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號方壺居士,與朱熹友善。作品有《方壺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壺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秋懷十首》汪莘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秋懷十首》是宋代詩人汪莘的作品之一。這首詩描繪了秋天的景色和作者內心的思緒,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展示了作者的情感和對人生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
一帶青巒失舊青,
荻花楓葉夕陽明。
閑思天上多官府,
自是幽人道未成。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秋天的景色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感慨和對人生的思考。
首節“一帶青巒失舊青”,描繪了秋天青山的顏色逐漸褪去,失去了往日的翠綠。這一景象呼應了季節的更替,同時也暗示了人生的變遷和歲月的流逝。
第二節“荻花楓葉夕陽明”,通過描繪荻花和楓葉在夕陽下明亮的色彩,表現了秋天的美麗和光景的壯麗。這里的景色給人以明亮、溫暖的感覺,與第一節的暗淡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秋天的變幻和多樣性。
第三節“閑思天上多官府,自是幽人道未成”,表達了作者閑暇時對天上官府的思念和對幽居生活的向往。官府象征著社會的榮華富貴,而幽居則是一種追求寧靜和內心自由的居住方式。這里作者在景色的啟發下,思考人生的選擇和價值觀,表達了對功名利祿的冷淡和對自由境界的向往。
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和對內心情感的表達,汪莘在《秋懷十首》中展示了對人生和社會的思考,表達了對寧靜和自由的向往,以及對功名利祿的冷靜態度。這首詩以簡練的文字和深刻的意境,展示了宋代文人的風貌和審美情趣,同時也引發了讀者對于人生意義和價值追求的思考。
“一帶青巒失舊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huái shí shǒu
秋懷十首
yí dài qīng luán shī jiù qīng, dí huā fēng yè xī yáng míng.
一帶青巒失舊青,荻花楓葉夕陽明。
xián sī tiān shàng duō guān fǔ, zì shì yōu rén dào wèi chéng.
閑思天上多官府,自是幽人道未成。
“一帶青巒失舊青”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九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