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多豪杰應離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幾多豪杰應離明”全詩
鳳凰覽遍真難事,直至而今欠一聲。
分類:
作者簡介(汪莘)
汪莘(1155~1227)南宋詩人。字叔耕,號柳塘,休寧(今屬安徽)人,布衣。隱居黃山,研究《周易》,旁及釋、老。宋寧宗嘉定年間,他曾三次上書朝廷,陳述天變、人事、民窮、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師布陣的方法,沒有得到答復。徐誼知建康時,想把他作為遁世隱士向朝廷薦舉,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號方壺居士,與朱熹友善。作品有《方壺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壺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秋懷十首》汪莘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秋懷十首》是宋代詩人汪莘創作的詩集,這首詩詞表達的是對時局的憂慮和對國家命運的思考。下面是《秋懷十首》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秋懷十首》
虞帝周王不復生,
幾多豪杰應離明。
鳳凰覽遍真難事,
直至而今欠一聲。
詩意:
這首詩詞以虞帝和周王的形象,來象征著國家衰敗和權力的消失。詩人通過表達自己對時局的憂慮,呼喚著豪杰們應該挺身而出,拯救國家,重振輝煌。然而,現實卻如鳳凰逐光,觸摸到真正的希望卻是如此困難,直到現在仍然缺少一聲呼喚。
賞析:
這首詩詞以精煉的語言道出了詩人對當時社會狀況的憂慮和對國家興衰的思考。虞帝和周王作為古代歷史上的帝王,代表了國家權力和威望的象征,而他們的消失意味著國家的衰敗和動蕩。詩人通過這樣的隱喻,表達了他對當時社會局勢的不滿和對國家前途的憂慮。
詩中提到的"豪杰",指的是有志之士,有能力和膽識的人們。詩人呼喚這些豪杰們應該挺身而出,承擔起拯救國家的重任,使國家重新煥發生機和輝煌。
然而,詩人在最后兩句中表達了一種無奈和悲觀情緒。他用"鳳凰覽遍真難事"來形容重振國家的困難,意味著現實世界中真正的希望并不容易實現。"直至而今欠一聲"則表達了詩人對于真正的領袖或救世主的期待和渴望,但卻遲遲未能出現。
整首詩詞通過簡練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國家興衰的憂慮和對豪杰們挺身而出的期待。詩人對時局的反思和對未來的期望,使這首詩詞具有了深刻的思想內涵和社會意義。
“幾多豪杰應離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huái shí shǒu
秋懷十首
yú dì zhōu wáng bù fù shēng, jǐ duō háo jié yīng lí míng.
虞帝周王不復生,幾多豪杰應離明。
fèng huáng lǎn biàn zhēn nán shì, zhí zhì ér jīn qiàn yī shēng.
鳳凰覽遍真難事,直至而今欠一聲。
“幾多豪杰應離明”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